“這是好事啊!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這群武林人士的確該整頓!”
“只是之前,這個整頓計劃不是我們經(jīng)管。”
“因此進展還是有點緩慢了?!?
“要是讓我們接手,保準十日之內,讓這群家伙老老實實的!”
一眾法家臣子,對曾黎的權利得到擴張,非常滿意。
不過余明卻奇怪道:
“大人,陛下難道沒有評價豐登縣的事嗎?”
對于豐登縣的事,曾黎早就準備了說辭。
他解釋道:“陛下確實看出是我們所為,可由于這件事有徐御史參與,所以他也不便多說什么?!?
“讓我們去接手武林的事,也有敲打、讓我們別再做類似事情的含義吧!”
曾黎的說辭證據(jù)充分,邏輯嚴密。
別人倒沒有意外,反倒牢記著陛下跟首輔的教誨,近期盡量不要跟儒家大臣發(fā)生沖突。
只有余明十分奇怪。
他總覺得,陛下的決定有點古怪。
畢竟如果真想敲打曾黎,那應該削減他的權力才對。
怎么會擴大曾黎的權力呢?
隱約間,余明好像抓到了什么線索。
他覺得,自己距離真相好像只差一步了誒。
但偏偏不管怎樣,也想不出答案。
該不會是陛下看在首輔上任不久,不想他的改革被影響吧?
畢竟前有“御史臺半年里不準彈劾首輔”的玉珠政策在前。
這樣的決定好像也不奇怪。
這樣的想法生出,讓余明對自己的疑慮有了解釋。
于是,這份解釋也把他的懷疑埋藏到了內心深處。
一時間,沒有浮現(xiàn)。
……
就在朝廷中樞醞釀的一場政治風暴馬上席卷整個大周時。
處于大陸中部的土耳斯帝國。
在從土耳斯帝國的都督那里拿到海圖以后。
唐延的艦隊經(jīng)過一番嘗試,終于沿著伽達馬當初的航線,經(jīng)過南非加利角,穿越布托羅海峽,穿越西洋海。
最終,抵達了加埃的亞歷山港口。
“據(jù)說曾經(jīng)的亞麗山大大帝,在這建立了大燈塔和圖書館?!?
“圖書館收攏了天下圖書,燈塔則有三十丈高,可是當時的奇觀?!?
“可惜這些全被歷史的戰(zhàn)火摧毀,加埃這片大地上,唯一留下的卻是上千年前的法老陵寢?!?
當唐延來到亞麗山港口后,一名耳拉學者普拉杜向他介紹道。
“在我們的國度,曾有一個暴君建造了一座比城市還大的殿宇,叫做阿房?!?
“可那座殿宇被忍受不了他暴力統(tǒng)治的子民給燒掉了?!?
“我們還有一條專門抵御北方蠻族入侵的長城,長達數(shù)千里?!?
“可經(jīng)過千百年的攻防戰(zhàn),長城只剩下殘垣斷壁了?!?
“現(xiàn)在我們依靠著的城墻,也是在近一百多年修建的?!?
“戰(zhàn)爭,總是會摧毀掉很多美好的東西?!?
“但也可以讓我們學習更多的東西。”
“我們總得放下以前的一些東西,才可以繼續(xù)前進?!?
勇于探索未知,跟懷念過去的存在,是一種較為矛盾的心態(tài)。
所以唐延雖然在看見那些之前從未見過的古老奇觀時,感到驚嘆。
可他對于這些傳承了千百年的陳腐,也沒有太多好感。
聽到這話,那個叫做普拉杜的學者卻輕嘆一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