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費干塞盆地的軍營旁,開始修建起一個巨大的供暖站!
這個供暖站也非常簡單,拿大管道連接軍營。
然后拿石油燒水,變成熱蒸汽輸送到管道里。
當蒸汽在管道里流通起來時,軍營上下就變得暖和了。
地下幾乎是無窮無盡的石油。
只要挖出一個井口,就有石油往外冒。
士兵們拎著水桶就能搜集起來石油。
唐孝仁又很快發(fā)現,石油里可以分離出許多物質來。
最下面是一層黑漆漆的黏糊物。
這種粘泥似的東西雖然也能燃燒,可是味道非常難聞。
唐孝仁不知道此物有何用,只好把它當成廢渣。
而分離后的油變得愈發(fā)清澈,直接燒這種油,不會有難聞的味道。
甚至比普通的煤炭氣味更小。
這是種比煤炭還要方便的能源,唐孝仁把這種油叫做煤油。
煤油是種更方便的燃料,可以直接放在油燈里燃燒。
效果比尋常的油燈更好。
而且唐孝仁還發(fā)現,煤油也是種非常好的潤滑劑。
甚至比尋常的桐油潤滑效果還要好。
唐孝仁在許多機器里測試了,煤油的潤滑效果更好。
而更清澈的提取物,是種無色的液體。
這種液體極易揮發(fā)。
但是這種油點燃后十分的火爆!
要是把這種油灌進瓶子里,瓶口堵上,就能變成特別可怕的炮彈!
這種油玻璃瓶炮彈,能燃起一大片的火勢!
不過這種油十分的危險,所以唐孝仁并不喜歡。
石油簡直太神奇了!
唐孝仁很快把這個消息,寫信寄給了張暃柴。
并且邀請他共同參與研究。
唐孝仁還希望張暃柴可以設計一種機器采油。
唐孝仁心情很好,可是西疆各國的心情就沒那么好了。
自從大周要求西疆各國分攤大軍的補給和軍費以后。
西疆各國的日子就愈發(fā)的緊了。
這些國家原本就憑借一點貿易賺錢。
但是現在和波旦帝國的貿易已經完全斷絕了。
貿易不怎么賺錢,當地資源又十分的貧瘠。
有些國家都吃不飽飯了,現在還要承擔大周的大軍。
西疆四十國,除了較大的國家以外,其余小國幾乎都吃不上飯了。
不過此時,康國的日子倒是不錯。
康國國王提出歸附。
雖然朝廷提了三個要求,可是康國照單全收了。
當時李天的要求是,熟練掌握漢語,拆分到大周各地,還有禁絕宗教。
李天和大周上下,原本都以為康國會放棄歸附的打算。
沒想到康國人十分痛快的就答應了!
這下子連唐孝仁都沒想到,這群康國人居然這么軟骨頭。
其實大周還是按自己的思維來思考這些西疆小國了。
康國這樣的小國,只是占據了幾個綠洲,較為壯大的部落。
他們?yōu)榱松?,當然什么條件都愿意答應!
康國原本就靠近大周,來往的商人里許多都精通漢語。
反正大周皇帝說只要可以使用就行,那還不容易嗎?
實在不行多花點時間學唄!
康國人并不排斥學習漢語。
而且康國的富裕人家,早就讓孩子學習漢語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