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航線原本就有很大的利潤,只是從前經(jīng)營不善。
大批的利潤涌進了高麗航運公司的手里。
面對著潑天的富貴,這四家高麗富商,開始了兼并之途。
高麗別的航運公司,貨運量都比大船小,成本自然會比他們高。
憑借成本的優(yōu)勢,高麗航運壓低了整體的價格。
那些小船不得不跟上,可是很快他們便支撐不住,接連破產(chǎn)。
高麗航運則低價收走了他們的船,繼續(xù)兼并壓價。
等到了十二月份,高麗航運掌握了高麗境內(nèi)百分之七十五的海運。
高麗航運成了海運的巨無霸。
起先,全敏浩還是喜聞樂見的態(tài)度,看著高麗航運逐漸壯大。
畢竟高麗航運每個月繳納的稅非常多,甚至遠遠超過高麗航運官營時的利潤了。
在航運最繁忙的夏季,甚至一個月繳納的稅務(wù),比官營時期一年的都多。
而賣掉高麗航運股份,高麗小朝廷也大賺了一大筆。
憑借這些資金支持,全敏浩終于可以對北面用兵了。
有了錢,效果當(dāng)然就好了。
高麗朝廷的士兵士氣高漲,直接攻克了好幾個叛賊的據(jù)點。
北面的那些叛賊,不得不撤離城市。
這次的勝利,更鼓舞了全明昊的信心。
我將要帶領(lǐng)高麗走向更高的輝煌!
可是全敏浩的雄心壯志并沒有維持太久。
等他打算撤兵以后,卻發(fā)現(xiàn)高麗航運的稅收減少了。
派人前去查看,高麗航運解釋說寒潮來襲,海運凍結(jié),所以利潤變少。
全敏浩勃然大怒,命人查賬。
但是這一次,高麗航運就沒那么好說話了。
高麗航運直接宣布,冰冷惡劣天氣,高麗的航運斷絕了。
航運一斷,大軍直接沒了糧食。
但是高麗的主要產(chǎn)品就是稻米,怎么會斷糧呢?
高麗的糧價高,可以在大周賣出好的價格。
所以高麗一直都是把自已國內(nèi)的稻米,賣給大周換錢,然后再在南洋采買次等的稻米來吃。
可是高麗的稻米秋天賣出去了,國內(nèi)再沒有余糧。
而南洋因為航運斷絕,稻米沒法運到。
這下子全敏浩嘗到了苦頭。
這時如果不跟高麗航運妥協(xié),大軍便會斷糧,立馬就可能殺了自已。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全敏昊選擇了跟高麗航運妥協(xié)。
妥協(xié)的協(xié)議條件,是高麗朝廷不會再查高麗航運的賬。
而高麗航運以不少于之前的平均稅收金額來繳稅。
達成了協(xié)議以后,高麗航運很快便宣告,航運暢通。
米面糧食送去了前線,大軍可算是安全回到了高麗王都。
這下子,全敏浩終于知道了什么是養(yǎng)虎為患。
高麗鴻運現(xiàn)在吞并了海量的小船商,經(jīng)營規(guī)模是最初的幾倍。
但是交的稅居然和從前一樣。
高麗航運甚至可以要挾高麗朝廷,斷絕航運。
高麗現(xiàn)在的情況,這航運是一刻也不能斷。
國內(nèi)斷了糧,第二天就能烽煙四起。
高麗朝廷只好同意了這個條件,這也意味著高麗朝廷只能按今年的平均稅收,向高麗航運征稅。
更為糟糕的是,高麗朝廷完全失去了對高麗航運的掌控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