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傭的哥薩滿騎兵,牽制了北莽的一部。
悠然道長的功績也被上報朝廷,朝廷賜他為三品的護國上師。
現(xiàn)在悠然道長也算衣錦還鄉(xiāng)。
他所在的道觀,也被朝廷封為皇家道觀。
香火茂盛,前來拜奉的香客絡繹不絕。
悠然道長的事跡更是被發(fā)行在新邸報上,一時間,京都的道教勢力飛升。
悠然道長帶著弟子回到了京都,最受刺激的就是佛光寺的和尚們。
從古至今,佛道就是相爭的。
本朝皇帝崇尚道教,但是坊間多以佛教信仰為主。
佛教在百姓里的勢力更大,但是悠然道長的事跡被大肆宣傳,道教的影響力提高。
更主要的是,悠然道長去塞外宣傳了信仰。
現(xiàn)在信仰道教的北莽人很多。
佛教爭取底層的信仰,可是底層人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
這相當于悠然道長擴充了基本盤,擴大了道教信仰的范圍。
所以佛道相爭的情況下,悠然道長是露大臉了!
鹽鐵會議,沒有議論佛教和道教的事情,但是朝廷控制宗教的態(tài)度很明顯。
不過對于塞外宣揚信仰的事情,朝廷還是比較鼓勵的。
佛光寺的主持坐在寺廟正殿中。
看著周圍的弟子,這位被朝廷敕封的大和尚開口道:
“各位,我打算西行傳教?!?
此話一出,眾人全部愣住。
佛光寺的主持法號弘安,他對眾弟子說道:
“聽那些來京的土耳斯商賈說,現(xiàn)在天竺佛教衰落,我想去天竺宣揚佛教!”
這下弟子更傻眼了!
這個世界太瘋魔了!
當年玄奘法師一路西行,寫了本《西游除妖記》,在天竺取得了佛教真經(jīng)。
沒想到中原的佛教盛行了幾百年,天竺的佛教倒是沒落了。
弘安法師要去天竺傳教?
弘安法師說道:“天竺曾是佛國,所以一定尚有底蘊。”
“所以我想去天竺重振佛教。”
“但是聽聞現(xiàn)在可以從海上抵達天竺!”
“所以這次貧僧打算從泰王國繼續(xù)坐船西行,前去天竺!”
天竺,便是西洋人地圖上標注的印地。
其實泰王國人經(jīng)常通過海運,與天竺貿易。
但是天竺這個國家,除了一些香料以外,好像沒什么可以拿出手的商品。
天竺也曾是文明大國,孕育出輝煌的歷史,更是佛門的起源地。
但是備感諷刺的是,現(xiàn)在天竺幾乎沒多少佛教徒了。
現(xiàn)在統(tǒng)治天竺的乃是印地教。
弘安西行,一方面是想收集天竺佛門里的原始經(jīng)卷。
一方面也是想傳播弘揚佛法。
在大周打壓佛教的背景下,弘安只能積極的拓寬海外市場了。
眾弟子見主持心意已決,也只能送上祝福。
弘安帶著自已的三個親傳弟子,坐上海船,朝泰王國而去。
李天坐在空蕩的皇宮里,看著系統(tǒng)提示的國運值,一臉無奈。
現(xiàn)在大周還有什么可以敗壞國運的事情?
河運之亂平息,余杭推行攤丁入畝。
余杭的鹽亂還沒等爆發(fā),就被黃曉撲滅了。
李天到現(xiàn)在都沒想好如何安排黃曉。
北莽拉跨,現(xiàn)在已經(jīng)龜縮到了北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