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這樣一個忠于皇帝,又武功高強,不擇手段的廠公鎮(zhèn)壓武林。
這也讓眾武林人士都忌憚不已。
嶺南武林原本就很弱,所以他們一合計,索性就直接加入軍隊吧!
為軍隊賣命,指不定還可以搏出個榮華富貴,總比變成西廠的狗好。
所以嶺南的門派弟子紛紛出山,打算加入蘭德的新軍。
那些加入運糧隊的,便是各大門派前來試探的外門弟子。
呂為賓也不管他們是什么目的,反正他編練了一下這些運糧隊,便把他們派往慎南。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呂為賓要為大軍,準(zhǔn)備好一路的糧草。
雖然呂為賓從未主持過軍務(wù),但是經(jīng)過格物致知的拆解,他很快就搞明白了兵法上的要點。
呂為賓的布置,連一些熟練軍務(wù)的能吏,都連聲贊嘆。
待一切安排完畢,呂為賓和唐延,就在湘江等待蘭德的大軍。
沿著大海一路航行,軍士們總算適應(yīng)了海面的顛簸。
蘭德也能站在船板上,看看美麗的海景了。
比起陸運跋涉的艱苦,坐船南下堪比天堂。
暈船好歹不會死人,但是陸地行軍,可是容易死人的。
從京都行軍到慎南,若是陸地行軍,恐怕要損失幾百兵力。
但是先海運再陸運,損失就會小許多。
蘭德不禁感嘆,若不是皇帝姐夫免除海禁,打通了海上航行,都不知道會浪費多少精銳呢。
這些全是陪著蘭德南征北戰(zhàn)的親兵精銳。
有了這些親兵與軍官做架子,到了慎南后,蘭德就能快速組建出一支強師來!
與此同時,大越還不知道危險即將來臨。
大越的國王胡晟晨,自打繼位以后,就一直很有野心。
大越胡朝是篡位而得,篡位后,也曾對大周稱臣。
但是當(dāng)時的大周太祖皇帝,并不認(rèn)同胡氏篡位。
曾派當(dāng)時的肖王府發(fā)起遠征。
那次遠征的結(jié)果十分慘烈,許多軍士埋骨大越,但是沒能傾覆胡朝。
太祖皇帝不得不停止戰(zhàn)爭。
這些年大越逐漸做大,野心也掩蓋不住。
胡晟晨繼位后,這位年輕的大越國王,便開始以南安半島的統(tǒng)治者自居。
南安半島共有三個國家。
大越、高柬和泰王。
大越和高柬幾乎平分了南安半島。
泰王只有個觸角留在此處。
從前泰王國勢大的時候,大越和高柬都會聯(lián)合,阻止泰王國實力深入南安半島。
但是近百年來,泰王的勢力逐漸萎縮。
所以大越和高柬的沖突不斷增多。
高柬古國,一直是大周的藩屬國。
大周也以高柬的保護國自居。
但是自打太祖皇帝遠征大越失敗,大周逐漸喪失了對南安半島的掌控力。
如今高柬古國的國王剛意外身亡,只留下孤兒寡母。
大越當(dāng)然不會放過這個一統(tǒng)南安半島的機會,悍然襲擊了高柬古國。
高棉只能向大周求助。
于是有了這次發(fā)兵大越的決定。
胡晟晨也是個善兵的。
他知道,雖然大越有本土作戰(zhàn)的優(yōu)勢。
但是正面對抗大周是不明智的,所以胡晟晨只用精銳力量防御國境,然后集中國內(nèi)大部分的兵力,全力進攻高柬!
只要可以吞并南安半島,那大越就有了大國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