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立馬開始朝船底游去。
很快,他就看見船底有兩個黑衣人。
他們夾著陳力,朝更深的水下潛去。
拖著陳力遠離了戰(zhàn)場。
翌日清晨。
淮河的運糧船遭到水匪襲擊。
船員們與水匪奮力交戰(zhàn),最終船員與水匪全部同歸于盡。
而運糧船被砸穿,沉到了河底。
“巧合的是”,這幾艘船全沉在河運最狹窄的位置。
“更巧的是”,這些沉船堵上了河運水道。
從余杭到京都的命脈,就這么堵住了!
而這些巧合,全部發(fā)生在御史田亮,剛剛抵達淮河,打算肅查河運弊案的時候。
隨后的幾百艘運糧船,也全部堵在了余杭。
與此同時。
六賢王府上。
六賢王的管家,正在與京都幾個大糧商密談。
“王爺已經(jīng)收到了確切消息,河運堵了?!?
這幾名大糧商,全都經(jīng)歷過先皇時期,京都糧荒的時候,聞瞬間眼前一亮!
糧食與別的東西不同。
如果是別的東西,沒有可以不買。
但是人要是不吃飯,可是會餓死的。
糧食還有個特點。
大多數(shù)時候,糧價都非常穩(wěn)定。
但是在缺糧的時候,糧價可以直接攀升十倍、幾十倍!
所以眾人都明白,如果這場危機真的如當年一樣,那京都的糧價可以翻上幾倍不止!
這幾名大糧商立馬說道:“明白明白,我們這就囤積糧食?!?
這些糧商也知道,只要河運斷絕的風聲傳進京都,糧價就會瘋狂攀升。
那此時囤積的糧食,就可以按幾倍的價格售賣。
這就是國難財!
不發(fā)國難財,還能叫做奸商嗎?
一時間,這幾個提前收到消息的糧商,立馬開始屯糧。
京都市面上的糧價上漲了許多。
正在淮河的御史田亮,立馬就派人前去通知京都的內(nèi)閣,并且告知正在濱海的陛下。
與此同時,余杭布政使,已經(jīng)收到了內(nèi)閣的命令。
余杭布政使是首輔唐孝仁的弟子,是鐵桿唐黨。
收到恩師的傳信,再加上內(nèi)閣的官令,這名布政使立馬召集手下:
“升堂!”
布政使對手下說道:“本官收到了內(nèi)閣的命令,即刻開始,立馬把河運的糧食送到華江!”
送到華江?
手下們面面相覷。
但是布政使執(zhí)行內(nèi)閣的命令,手下們也只能說道:“遵命,大人!”
華江。
新造的巨型海船停泊在港口。
這些官兵全是內(nèi)閣從京都調(diào)來的。
他們負責把糧食裝上海船。
這些海船會載著糧食,沿海去往港口。
再經(jīng)過港口和鐵路,用馬拉鐵軌車送進京都。
這條路線早已測試過了。
只需一周左右,就能把貨品從余杭送到京都!
這可比河運還要快速一倍!
不僅如此,海運的損耗很小。
這次河運斷絕,正好讓內(nèi)閣找到機會。
唐孝仁為此已經(jīng)謀劃了許久。
正好借著河運斷絕的機會,改用海運輸送糧食。
當賈仁義得知了唐孝仁全部的計劃后,直接呆住了。
唐首輔全部設(shè)計好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