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仁義立即說道:“多謝大人!下官身負龍恩,一定會辦好邊境貿(mào)易的事情的!”
唐孝仁點點頭道:“陛下已將此事交給賈尚書了,但是開辦邊貿(mào)市集的事很繁瑣,賈大人可以寫一個名單出來,從旁協(xié)助你。”
“事后我自會和陛下表功,給所有功臣求個獎勵!”
這下賈仁義是真感動了,看著唐孝仁說道:“下官定當鞠躬盡瘁,不負隆恩!”
禮部尚書賈仁義準備北行。
在京城城外的軍械庫工坊中。
一個龐大的水力重錘正在河流旁搭建。
新任軍械庫督查張暃柴,就任的第一件事,便是打造這個水力重錘。
軍械庫上下,全圍在這個重錘前。
等待完工效果。
河水的沖擊力,將重錘的錘擺抬起來。
待沖至最高處,就會啟動技巧裝置,松開錘擺。
巨大的錘擺從高處落下,落在燒紅的鐵錠處。
這是張暃柴從一本前朝古籍中看到的機械裝置。
他也曾簡單模擬過。
就任軍械庫后,張暃柴很快發(fā)現(xiàn),軍械庫產(chǎn)量緩慢的主要原因是人手不足。
打鐵是個非常賣力的辛苦活兒。
雖然大周王朝有十分嚴苛的戶籍制度。
軍械庫的匠人都屬于軍匠戶籍。
這個身份可以代代相傳。
但是幾代下來,還是有許多工匠子孫逃離了軍械庫。
軍匠數(shù)量減少,但是工作量龐大。
每日從早到晚的打鐵,不僅危險,還特別勞累。
張暃柴上任后,決定打造水力重錘。
按照那本古籍的記載,一頂重錘堪比二十余名壯漢。
張暃柴的徒弟,用重錘反復(fù)擊打著燒紅的鐵塊。
很快,紅鐵便成了刀的模樣。
雛形出來后,張暃柴的徒弟立即將通紅的刀刃插進水油中。
淬火結(jié)束!
刀身筆直,是把好刀!
打磨刀刃后,安裝刀柄。
不一會兒,一把制式砍刀便制作完成了。
如果是工匠制作,一天功夫也就能做出把刀刃。
但是有了水力重錘,不用一個時辰,便做好了一把軍刀。
接下來便是測試環(huán)節(jié)。
一名軍官拿過這把刀,頓時眼前一亮。
“好刀??!”
接著一頓揮舞,刀身非常流暢。
軍官揮刀,用力的砍向石頭樁。
只聽“砰”的一聲,火花四濺,刀刃卻毫發(fā)無損!
許多工匠都面色一變。
這種硬度,唯有百煉鋼才能做到!
但手工制作百煉鋼,需要師傅帶著兩三個學(xué)徒,連續(xù)敲打幾天才能完成。
用水力重錘居然只用一個時辰!
最后的步驟,便是實戰(zhàn)測試鋒利度了。
軍官提刀,來到一頭剛捕捉的野豬前。
手起刀落!
隨著刀刃折射的寒光,整個豬頭都被劈了下來!
豬頭在地面連滾幾圈,眾人看見切口十分的平整。
真是把寶刀!
軍官欣喜不已。
工匠們贊嘆練練。
眾人看向張暃柴的眼神都變了!
督查堪稱魯班再世??!
見水力重錘的效果如此好,張暃柴也十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