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大越的幾個港口,每年都得造出來幾艘大船?!?
“具體的數(shù)額讓戶部算出來,不超過大越歲入就行!”
解決了西疆和大越的問題,李天又看向了勛貴。
“直隸的勛貴如何了?”
“陛下,直隸勛貴已經(jīng)前去皇陵了?!?
李天這才想起來,他已經(jīng)把直隸勛貴全都遷去皇陵了。
李天說道:“傳旨,讓武安侯老將軍去一趟,在各家勛貴里選出幾個好苗子!”
“讓他們在右武衛(wèi)好好鍛煉鍛煉,還有給勛貴賜金,這些全是跟隨開國陛下打江山的有功之后!不可以虧待了他們!”
小魏子心里一咯噔,原以為陛下不滿勛貴。
在修建皇陵的太監(jiān)也時常欺壓這群勛貴們。
沒想到陛下忽然改口了?
小魏子立馬說道:“遵旨,陛下!”
李天并不知道,文官和勛貴,原本就是互相制衡的。
在另一個失控,土木堡之變,明朝的勛貴喪失了力量。
自此以后,文官全面掌控了朝廷的軍隊。
便有了文官掌軍的傳統(tǒng)。
在土木堡之變以前的皇帝,還可以帶著部隊御駕親征。
待勛貴徹底衰落以后,皇帝就只能待在深宮里。
明朝后期的好幾任皇帝,都死得不明不白。
也是因為皇帝沒有了制衡文官的勛貴,
導(dǎo)致皇帝連自身的安全都無法保證。
現(xiàn)在的大周,先皇時期的文官勢力就很龐大。
先皇的好幾次命令,都被文官們聯(lián)手抵制。
要不是武安侯橫空出世,成為宗師境鎮(zhèn)壓當(dāng)世,勛貴都快被文官鏟除干凈了。
雖然現(xiàn)在的大周沒有這樣的問題。
京都的勛貴仍然可用。
李天又提拔起來一批列侯。
還有蘭德這樣的絕世大將坐鎮(zhèn)。
文官還無法鉗制皇權(quán)。
但是如果李天沒了,可就不一定了。
勛貴武將和文官的爭斗一直都很激烈。
等到宮廷傳出陛下要培養(yǎng)直隸的那些勛貴時,朝廷是一陣反對聲。
只是內(nèi)閣首輔與六部尚書并沒表態(tài),這股反對聲也沒掀起什么波瀾。
不過京陽鐵路和京遼鐵路降價的消息,的確讓京都的股票市場備受重創(chuàng)!
那些購買了京陽鐵路股票的人都快罵娘了!
原以為鐵路是旱澇保收,躺著都可以賺錢分紅。
沒想到陛下的一道圣旨,直接減去了七成的利潤。
今年京陽鐵路的分紅一定很少。
隨之而來的便是股票市場里,兩條鐵路的股價立馬下跌。
許多人紛紛拋售股票。
新年后的股票市場,可以拿慘淡來形容。
幾乎所有人都在緊著拋售股票。
相對于那些持有鐵路股票股東的痛苦,尋常人對這個消息可以說拍手稱快。
雖然大家都明白,整體算下來坐火車的價格比走路地便宜。
可是一下子掏出那么多錢坐火車,還是十分肉疼的。
比如許多舉人舍不得坐火車,現(xiàn)在還在陸地趕路呢。
這下子鐵路票價降低,百姓的出行大大方便了。
可是這一切卻衍生出新的矛盾。
月底,中部各省的知縣知府,發(fā)現(xiàn)自己治下的百姓開始流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