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朕機智!
可算是把這次的危機化解了。
唐孝仁和賈仁義對視了一眼。
既然陛下這樣說了,那內閣自然沒有意見。
唐孝仁說道:“遵旨,陛下?!?
李天只覺得心力交瘁。
他問道:“還有事嗎?”
唐孝仁垂頭說道:“倭國的使節(jié)團來到京都,請問陛下該如何接待?”
還有倭國。
李天擺擺手說道:“讓他們到國子監(jiān)念書,告訴他們,好好學習!”
“讓他們在京都參加科舉,考不中秀才不準回國!”
“散會吧!”
倒霉的倭國質子,承擔了李天的怒火。
他們這群都不會說漢語的外國人,居然要參加大周最殘酷的科舉考試。
雖說秀才聽起來不難,但是要知道大周有多少讀書人都考不中呢!
唐孝仁和賈仁義,都從這道旨意中聽出了滿滿的惡意。
回到內閣衙門。
唐孝仁和賈仁義同時苦思冥想。
每次開完殿前會議,他們的表情就是這樣。
要揣摩這位圣上的心意可太難了!
二人作為內閣首輔、次輔,是整個朝堂最“了解”陛下的人。
也得思考許久,才能領悟李天的“大棋”。
二人不知不覺間便討論起來。
“唐大人,圣上對倭國人質的處置是不是有點嚴苛了?”
“賈大人,我也思考了許久,這才領悟圣上的深遠用心啊!”
唐孝仁摸著胡須說道:
“圣上其實已經(jīng)提示我們了?!?
賈仁義思索了一會兒,搖了搖頭:“下官愚鈍?!?
唐孝仁直接說道:“圣上說了,重點是教化二字?!?
“我這么多年,把圣賢書全讀到狗肚子去了?!?
“原以為自已是科舉狀元,精通儒學?!?
“如今看來,圣上才是當世大儒!”
“教化這兩個字,可就意味深長了?!?
“倭國為何侵擾大周?就是因為他們乃蠻夷,不通教化?!?
“圣上不是想這群質子真的考出功名,而是讓他們接受大周的教化!”
“一個能在大周考中秀才的孺子,能不知道什么是王道嗎?”
“會不尊重天朝上邦嗎?”
“這樣的人繼承倭國大王、護倭校尉和貴族的位置,肯定是親近我大周的?!?
“那以后倭國就永遠是大周的藩國了!”
賈仁義聽完,也是倍受震撼!
原來是這樣!
接著賈仁義又慚愧起來。
自已曾就任禮部尚書,居然沒有參悟圣上的用意。
實在是太慚愧了!
唐孝仁繼續(xù)說道:“這些倭國的人質在京都念書,在京都生活,他們心里就有了大周?!?
“以后回到倭國,他們開始執(zhí)政,肯定也會效仿咱們大周?!?
“征服不只有吞并一條路?!?
“讓這些藩國敬仰我大周文化,生生世世對我大周俯首稱臣,才是圣上想走的路!”
唐孝仁嘆息著說道:“圣上要立下的基業(yè),是千秋萬世啊!”
內閣的首輔與次輔感慨時,李天這位圣君,正在為安置范建發(fā)愁。
李天十分的頭疼。
范建這家伙太危險了!
一人征戰(zhàn)兩國,這家伙太厲害了!
留他在高麗,豈不是要滅了北莽?
不能把他放任在外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