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
其中一項準備,就是研究,市財政怎么才能擠出這一兩個億。
把工作做到前面,是和領導溝通的主要技巧之一。
想讓領導辦一件事,一定要盡可能減少領導的工作量,提前把方案,計劃做好,留給領導的工作就是點個頭,簽個字,這樣,領導才愿意辦這件事。
具體到大運河博物館的建設資金,不讓只告訴何志仁一個數字,那這件事大概率成不了。
不過,宋思銘自己研究這一兩個億怎么擠出來,肯定是研究不了的。
市財政現在有多少錢,接下來要花多少,有多少錢必須花,有多少錢可以延緩花,只有市財政局知道。
于是乎,宋思銘給市財政局局長董學民打去電話。
“財神爺,明天有時間嗎?”
“我去找您匯報一下工作吧!”
電話接通之后,宋思銘說道。
“匯報工作?宋大書記,你是想找我化緣吧?”
對面的董學民,笑著問道。
“化緣是有借無還,而我一向是有借有還?!?
宋思銘強調道。
“別人這么說,那肯定是忽悠,但你宋書記這么說,還是有幾分可信度的。”
董學民倒也不是單純地恭維宋思銘。
宋思銘搞了那么多大項目,這些大項目,所帶來的財政收入,早晚會匯入他們財政局的賬戶。
真說財神爺,宋思銘才是財神爺。
“明天一早有個會,十點以后,宋書記直接到我的辦公室。”
董學民接著說道。
“沒問題,我準時到?!?
第二天上午。
不到十點,宋思銘出現在市財政局。
市財政局比市政府都熱鬧,從進財政局的大門,到董學民的辦公室,總共不到二百米的距離,宋思銘遇見了七八個熟人。
這些人都是來財政局要錢的。
在市直各局中,除了由副市長親自領導的公安局,掌握著全市財權的財政局,應該是地位最高的了。
老話說得好,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再強勢的部門,離了錢,也玩不轉。
宋思銘遇到的熟人中,有副縣長,也有其他局的副局長,這樣的副處級干部,在本單位都是高高在上。
但到了財政局,該排隊一樣得排隊。
好在宋思銘不需要排隊,長驅直入,很快就在局長辦公室,見到了已經提前等候的董學民。
跟其他人,董學民可以擺擺譜,但在宋思銘面前,董學民的譜,是真心擺不起來。
宋思銘自身能力過硬,市區(qū)的主要領導又都是宋思銘的支持者,哪怕是他這個實權大局的局長,惹宋思銘不高興了,一樣有挪窩的風險。
因此,董學民也想好了,宋思銘無論提什么要求,一律滿足。
反正又不是花他自己的錢,給誰花不是花?
可真當宋思銘說出三個億這個數字,董學民直接就啞火了。
“宋大書記,你是在開玩笑吧!”
“三個億?你就是把我賣了,我也給你湊不出三個億?。 ?
過了好半天,董學民才苦著臉回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