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銘非常好奇程奎的自信是哪來的。
倪文昭是瀾滄縣的一把手,擁有一票否決權(quán),而瀾滄縣的一眾班子成員,在被談話后,也已放棄與倪文昭針鋒相對。
除非倪文昭自己改變想法,主動提出讓他擔任鄉(xiāng)黨委書記,不然,還是會卡在那里。
“行了,不說了,戴院士和小沐總過會兒就到了。”
“我得再總結(jié)總結(jié)。”
程奎卻沒再跟宋思銘細說,說完就掛了電話。
考慮到程奎的背景,宋思銘對于書記鄉(xiāng)長一肩挑的事,又升起了一絲希望。
不過,這件事成與不成,不在于他,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下午的時候沒什么事,宋思銘繼續(xù)補覺。
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天。
上午十點,盧增漢的兒子,盧宏軒來到王寨鄉(xiāng)政府。
“不是定的周一再過來嗎?怎么今天就到了?”
見到盧宏軒,宋思銘問道。
“我父親已經(jīng)出院了,家里的事情也安排好了,在家里呆著也是呆著,我就想提前過來,熟悉一下環(huán)境?!?
盧宏軒向宋思銘解釋道。
“公交集團那邊,你辦離職手續(xù)了嗎?”
宋思銘問盧宏軒。
“離職報告交上去了?!?
盧宏軒回答道。
“領導沒挽留一下?”
宋思銘問道。
“以前的話,沒準會挽留一下,但現(xiàn)在……”
盧宏軒搖頭苦笑。
現(xiàn)在的公交集團,都已經(jīng)不是吃了這頓沒下頓了,而是連這頓都沒得吃,集團領導只能想方設法開源節(jié)流。
但開源效果并不明顯,讓公交司機做代駕,開汽修廠,只是杯水車薪。
裁員便成為唯一選擇,但裁員是要給補償?shù)模@筆錢從哪來,同樣是個問題。
最重要的是,公交集團的員工,都是關系套關系,想拿出一份大家都同意的裁員名單,也是難上加難。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主動離職的,人事科恨不得當場給盧宏軒蓋章,讓盧宏軒走人。
“估計市領導也在為公交集團的事發(fā)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出行方式,出行習慣,與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已經(jīng)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變。
一線城市的公共交通,還有盈利的希望,二三線城市的公共交通,幾乎都面臨著難以為繼的情況,至今也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宋思銘自己一大攤子事,也沒工夫去考慮公交集團。
他只知道,盧宏軒果斷跳出公交集團這個大坑,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一般人可沒有這樣的勇氣。
盡管,公交集團已經(jīng)看不到希望了,但還是人們認知中的鐵飯碗,絕大多數(shù)人哪怕拿不到工資,也要在那硬挺著。
“我先帶你看看住的地方,然后,再去見潘廠長。”
宋思銘隨后對盧宏軒說道。
“好?!?
盧宏軒是奔著宋思銘來的。
來之前,父親盧增漢特意交代他,什么事都要聽宋思銘的。
當然,有盧增漢在那,宋思銘也不會慢怠了盧宏軒。
酒廠還在規(guī)劃階段,什么都沒有,宋思銘安排盧宏軒住在鄉(xiāng)政府的宿舍,而且就是盧增漢原來住的宿舍。
“這不太好??!”
“我畢竟不是鄉(xiāng)政府的工作人員?!?
盧宏軒卻覺得不太合適。
生怕讓人說瞎話,說他借著父親的身份,在這占便宜。
“這都不是問題。”
“你進鄉(xiāng)政府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青山醇的大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