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潼閑庭信步地走進活動現(xiàn)場,心里開始盤算著怎么把這事圓滿的解決掉。
清大刁難在先,但光明正大以文會友,京大自身入局,也合情合理不落下風(fēng)。
兩校都有不得不贏的理由,他作為詩詞評委,也不能因為一己私心就亂做評價。
然后問題就來了,如果他說京大這句詩贏了吧,清大不服,他說清大贏了吧,京大肯定也不服……
如果他和稀泥說兩句詩一樣好,斗詩哪來的什么平局?他們兩校本就誰也不服誰,要是真平局肯定會繼續(xù)比下去,直到分個高下為止。
這是蒲潼不想看到的,要是在比下去,清大肯定會以人數(shù)優(yōu)勢取得上分,這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戰(zhàn)斗。
誰輸誰贏都不是,平局也不是,這讓他怎么做評委?他揉了揉眉心,看著兩邊寫好的詩詞一時間有點茫然。
如果拋開一切因素,用絕對客觀的角度來做評價,那這兩句詩都很一般……畢竟都是年輕人寫的東西,在當(dāng)代的教育背景下,能有幾個寫出真正的傳世名篇?
“雪落梅花滿芬開”和“雪落梅花滿芬開”哪句好,除了比喻比較精妙,其實也都沒有太亮眼的地方。
“蒲潼學(xué)弟……”
水木詩社的幾個大學(xué)生見他遲遲不做評價,還以為出了什么特殊情況。
他們還是很自信的,如果這一句不行,那再比過就是,這里是清大主場他們有什么好怕的?
“叫誰學(xué)弟呢,萬一蒲潼來我們京大呢?”
幾個京大學(xué)生直接吐槽,這些清大的臉皮真厚啊,這就開始叫學(xué)弟了,蒲潼一表人才,以后是誰學(xué)弟還不一定呢?
“蒲潼學(xué)弟你放心大膽的評價,我們輸了也是技不如人,你別有壓力!”
京大的一位學(xué)姐很是體貼,三兩句就幫蒲潼分擔(dān)了很多壓力,不禁讓人好感度大增。
蒲潼笑笑,隨后慢慢的搖了搖頭。
眾人看著他的動作一時間有點懵了,也沒個準(zhǔn)確評價啊,這到底算是誰輸誰贏?
“雪落梅花滿芬開,把落雪比喻成梅花,雖然形象,但芬字卻是梅花獨有的特征,雪花帶著花香顯然不夠貼切?!?
京大幾人撓了撓頭,聽蒲潼的意思,看來他們這句詩并不太行,看樣子他們輸了?
水木詩社幾人正要慶祝,蒲潼卻慢悠悠地解釋道:“千山萬嶺瓊花盈也是如此,把雪比喻成花確實精妙,但也不能胡亂作比?!?
這下圍觀的和看直播的人更懵了,怎么聽蒲潼的意思,這兩句詩都一般般,那到底算誰贏了?
蒲潼抿了抿嘴唇,既然誰輸誰贏都不行,雙贏也不行,那也只剩一種辦法了——雙輸。
只要兩邊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今天的“斗詩”肯定也會不了了之。
當(dāng)然,如果只是這兩句話,想讓他們兩邊同時人數(shù)確實不切實際,蒲潼頓了頓,繼續(xù)解釋。
“同樣是用瓊花作,我這有一句。”
凡比賽自然有輸有贏,既然他們要雙輸,蒲潼只能選擇……自己贏。
只有他拿出更好的句子,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認(rèn)輸,今天這場鬧劇也可以畫上句號。
再說了,他是評委,提點兩句參賽選手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