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石頭壘出一個假山,假山上要有青苔才有野趣,最好做一架小號的石橋,這樣才符合小橋流水假山的意境。下面自然是一口缸,青花的大缸太花哨了,用石頭琢出的缸體才符合。
連廢了好幾張紙,終于讓盤兒畫出了一個雛形。
可流水怎么辦?怎么樣才能讓水循環(huán)起來,這樣才能是活水。
太子走進(jìn)來,就看到的是這樣一副畫面——她挽著低垂的蝶髻,鬢角垂下了幾縷碎發(fā),黑發(fā)雪膚紅唇,窗外投射進(jìn)來的光,仿佛給她嵌了一道金邊。蓮青色的衫子,更顯膚色晶瑩剔透,身上并未戴多的首飾,僅執(zhí)筆的手腕上戴了個通體碧綠的鐲子。
“在做什么?”
盤兒正出著神,就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了。
太子瞧過去,心里暗道,字寫得不怎么樣,畫倒是不錯。這個不錯也僅僅是指畫出了東西的原態(tài),不至于讓太子不認(rèn)識。
“怎么想起弄這個?”
“鈐兒不是喜歡嘛,難得他這么喜歡,有魚兒看了也不調(diào)皮了,等到時候回到宮里,也能有個東西讓他來打發(fā)時間。”
倒是考慮的周全。且她十分注重孩子們,這份注重對太子來說是有點讓他詫異的。譬如,宮里的婦人從不會親自喂養(yǎng)孩子,但她會;還譬如,宮里的孩子都是奶娘宮女太監(jiān)們帶大的,她卻總是喜歡親力親為。
雖不至于親自上手,但從來事無巨細(xì),包括今天吃了什么穿了什么,她都會問一問。
等孩子們再大一點了,她還會帶著孩子們一起睡,給他們講一些稀奇古怪的鄉(xiāng)野故事。兩個大的也就算了,宗鈐尤其黏人,尤其是他會說話會走路后,經(jīng)常一到晚上就鉆到娘床上不下來了。
為此太子沒少背著盤兒跟宗鈐...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例如男子漢大丈夫不能總跟娘睡,男子漢大丈夫就該一個人睡。這也是盤兒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小兒子總把男子漢大丈夫掛在嘴邊的原因。
“可以在這里加一個水車?!碧右幻嬲f,一面拿過盤兒手里的筆,也不過寥寥幾筆,一個栩栩如生的小型水車,就出現(xiàn)在畫中假山的一旁。
“水車需要有流水才能動,可這上面需要的恰恰是流動的水?!北P兒提出異議。
“只要讓水車動起來,就能利用水車上的桶把水運到空中,再從假山上流下。這個內(nèi)造局應(yīng)該能做出來,大的恐怕還有些困難,但你的這個這么小?!?
說白了,就是哄孩子的小玩意兒,根本不是難題,太子以前見過,才會說得這么篤定。
既然太子說行,那就行吧。
之后太子說讓人把圖送到內(nèi)造局,盤兒嫌這張紙被自己染了墨點不太好看,說要重新再畫一張,可畫到水車時卻有些困難了。
她雖然見過水車,但并沒有細(xì)細(xì)觀摩過,腦子里只有個大概印象,若是畫成觀賞畫還行,反正就看個輪廓,可若是拿去讓內(nèi)造局照本宣科做出來,就不能這么馬虎了。
她也不開口,就捏著筆也不動。
太子嘆了口氣,走過去,從身后捏住她的手,執(zhí)筆在紙上畫。
淡淡的迦南香包圍住她,盤兒何等敏銳,自然察覺到他嘆的那口氣,以及這幾日兩人相處時的不顯的僵硬,反正至少沒以前那么融洽了。
是因為那個問題,他沒問出口,她也沒給出解釋吧?
可怎么解釋?她根本不知道,只能佯裝不知。
就在她恍神間,已經(jīng)畫好了。
盤兒定睛去看,雖然是他捏著她的手畫的,但還是能明顯是兩個人畫的,而且一個是大人,一個是小孩。
她就是那個小孩。
這是要讓她丟人丟到內(nèi)造局啊!
“你畫這么好做什么?”她埋怨道。
太子錯愕,又失笑:“不是我畫的好,是你畫的太差?!?
他說話的氣息噴灑在她耳邊,無端就讓她耳朵熱了起來,且漸漸發(fā)燙。
“你耳朵怎么紅了?”太子的眼神極為敏銳,很快就看到了。
“你站的太近,熱到我了。”她嗔道,又去推太子。
太子伸手在她耳朵上撓了撓,她又忙去捂,兩人像孩子一樣,就這么鬧了起來,一個不經(jīng)意的眼神對上,兩人都愣了一下。
還是盤兒打破了寂靜,“既然畫好了,就趕緊拿去內(nèi)造局吧?!?
太子頷首,叫了聲福祿。
傅皇后的壽宴,安排在瓊?cè)A島。
這瓊?cè)A島不在南海,而在北海。
瓊?cè)A島于北,瀛臺于南,兩個地方正好隔著金鰲玉蝀橋和蜈蚣橋呈對持狀態(tài)。瓊?cè)A島以山土堆就成島,島上有廣寒殿、仁智殿、悅心殿等,一般西苑若是舉行大型宮宴,都是設(shè)在此處。
島上奇石嶙峋,構(gòu)山筑洞,形成一種山石間有亭臺樓榭,宮宇間玲石疊壘,秀若天成的奇駿之美。而在島的北側(cè)又臨水修建了一道弧形游廊,游廊上筑有許多亭臺與水榭,實乃賞景的一個好去處。
所以說瓊?cè)A島上的景致絲毫不遜于瀛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到了正日子這一天,瓊?cè)A島上十分熱鬧,東宮眾人也是齊齊到場。
太子自然是不在這處的,向傅皇后賀了壽后,就去成安帝那邊了,東宮的女眷則都陪在傅皇后身邊,又一一奉上壽禮。
太子妃送的是一副以黑緞為底,用金線繡出的一千個形狀各異的壽字,并襯以紫檀屏風(fēng)。端的是氣派又不失雅致,最重要的據(jù)說這刺繡是太子妃親自繡的,格外又是一份心意。
...
傅皇后笑瞇瞇的收下了。
胡良娣送的是一座白玉觀音,乍一看去不是很引人矚目,但傅皇后拿在手中觀賞時就發(fā)現(xiàn),這座觀音乃是暖玉所制。
盤兒則就送的是那架名叫海月清輝的古琴,因為不是什么特別有名的琴,倒讓外人見了覺得有幾分詫異,心道這位蘇良娣是不是送禮送得太隨意了。
可傅皇后卻是頗有意味地看了盤兒一眼,知道這是她那太子兒子提點的,外人可極少有人知道她喜歡古琴的。
因此這三份兒壽禮一對比,孰重孰輕就明白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