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道問的是利國安邊之策。
王霽答的也還不錯,北兵南下,固守疆土,若揮師北上,則先自屠家門,軍心潰散,不戰(zhàn)而敗。
緊接著看第二道。
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
全篇對策精準,無一東拉西扯,借鑒古籍,顯耀自身。
再一看其他人的,對策冗長,比喻良多,顯得不夠精簡。
挑了半天,挑了王承、程洛、高喜明、劉俊昌、熊肇等試卷看了又看。
字比王霽好的,文章沒有王霽的好,文章可以險勝的,字又差上許多……
文章和字都不差的,好像也不怎么出挑。
這點狀元全憑他自己做主,王霽似乎也早就看透他的矛盾,竟然在試卷的最后,寫上一句“顯赫長盛無世家,萬里蓋聞書墨香”。
意思他可以不點狀元,但王家日后的興衰,就成別人嘴里隨時間流逝淹沒的世家了。
可若是他也當了狀元,一門兩狀元,這是青史上都會留名的美事,天下人讀書但凡想要科舉的,都會提起京城王家。
這才是實打實的,“世襲”,王盛之名,便會永久享譽天下。
皇上握住試卷,想了又想。
這臭小子很會抓人心。
成全他呢,就上了他的當了。
不成全他呢,好像又有點遺憾。
這種遺憾不僅僅是孝順母親上的差別,更多的是……對母親教導的一種辜負。
因為他很清楚,王霽當得這個狀元。
皇上最后還是點了王霽做狀元,但他很不甘心。
所以下旨讓王霽進宮,當了欣樂公主的老師。
如此,王霽每日都要奔波王家和皇宮之間,但只要王霽肯妥協(xié),讓秦韻進宮,那他自然也可以不用當欣樂公主的老師了。
可皇上不知道的是,王霽對此,欣然同意。
就連秦韻都忍不住問王霽:“你是故意讓皇上心里不舒服,傳你進宮的吧?”
“當公主的老師可不太容易。”
“每天寅時起,卯時就得進宮了。”
王霽道:“皇上想讓孫兒妥協(xié),送您進宮去?!?
“如此,我便可以調去六部。”
“可孫兒覺得資歷尚淺,當公主的老師沒有什么不好的?!?
“就答應下來了?!?
秦韻才不信呢。
這一步棋,要不在王霽的算計之內,她名字倒過來寫。
皇上估計還在那兒樂呢,等著王霽叫苦不迭。
哪里知道……王霽這腹黑的小子,已經盯上他的寶貝閨女了。
哎……她要不要告密呢?
秦韻脧了王霽一眼。
臭小子是一點都不怕,很是坦然。
好像在說,你去告吧,公主還小呢,誰會信?
秦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