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任昂、趙俊等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誰也沒想到皇帝的發(fā)作來得竟是如此猛烈,甚至是,早有準備!
這無異于折辱臣下。
只是現(xiàn)在說什么,什么也說不了,只能干跪著,頂撞一句,那就可能不是摘帽子脫官服那么簡單的事了。
何況,現(xiàn)在也是輸?shù)眯姆诜?,無話可說。
畝產(chǎn)二十石,這一點已經(jīng)被證實,沒有任何爭議。
顧正臣是對的!
而我們——錯了!
誠如皇帝所,我們是為了彈劾而彈劾。
當(dāng)初的心思,可不就是覺得抓住了顧正臣好不容易露出的破綻與把柄,群起而攻之。
不堪回首。
朱元璋冷冷地看著這些官員,有些鄙視。
這里面不少人辦事精明,為人聰慧,文章寫得妙筆生花,可結(jié)果呢,一遇到“顧正臣”就開始昏了頭腦,好歹你們也想一想,土豆、番薯這東西能不能作假!
顧正臣既然敢說出來高產(chǎn),那以他謹慎的性子,能是虛假的嗎?
一旦謊被公然戳穿,以這件事的轟動性,那顧正臣丟的可不是臉面,而是性命!即便是命保住了,那他的仕途也將到此為止,金陵無他立足之地!
這么粗淺的道理,他們?yōu)楹尉涂床淮?
說到底,權(quán)力斗爭昏聵人心!
這些人一直想揚名立萬,想要名聲更想要在朝堂站穩(wěn),就想著斗倒一個最出挑的,可結(jié)果呢,別看顧正臣不是浙東也不是淮西人,沒什么背景,可也不仔細想想,顧正臣是如何一步一步又一步走到今日的!
當(dāng)真以為大明侯爵,很好拿?
只是今日這個場合,確實不宜責(zé)罰過甚,那就饒他們一次吧。
朱元璋威嚴地喊道:“各罰俸三個月,日后彈劾,當(dāng)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退下!”
李信、任昂等人松了一口氣,紛紛謝恩。
罰俸那就意味著官職保住了,接下來三個月是不太好過,可也好過被踢出大明官員序列啊。
朱元璋看了看日頭,開口道:“一畝產(chǎn)量多少有些難以服眾,那就將這四百畝的土豆全都挖出來,稱量之后,看看每畝大致多少產(chǎn)出吧?!?
曾泰、袁生等領(lǐng)命。
文武也沒閑著,勛貴也成了勞力,顧正臣嫌人手還是不夠多,索性招了招手,讓遠航水師將官參與進來,這下子快多了……
當(dāng)看到水師里的小旗官也扒土豆時,顧正臣為之一愣。
小旗官也不怕顧正臣,你說的,是官都來,小旗官雖小,那也算是個官啊,不入流也是官啊……
四百畝地,種的時候快,收的時候也快,就是過秤的時候慢了點。
兩個時辰之后,土豆挖完,稱量完。
戶部尚書曾泰看了看小本本上的數(shù)字,對朱元璋、馬皇后稟告:“四百畝地,共收獲土豆一百二十四萬斤有余,折合八千二百六十六石六斗,平均畝產(chǎn)二十石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