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的探索很緩慢,如同在大明行軍一樣,每日規(guī)規(guī)矩矩走三十里,然后扎營休息。
哪怕太陽還很高,尚能走個十里路,可依舊按部就班,該休息就休息。不管黃元壽、高令時等人如何催促,就這樣慢悠悠地沿著大道行進。
沐春、朱棣、馬三寶等人并不著急,而是被顧正臣勒令好好學習印加語,為此還從后隊中帶上來二十個俘虜。
長句學不會,短句總應(yīng)該學得會吧,基本的常用語,太陽、月亮、方位等總可以學得會吧。
他們只是沒有文字,不是沒有語,全都是啞巴。
就這樣行進了七日,印加終于開始有了動靜。
一批批斥候開始出現(xiàn)在明軍的前方與左右兩翼,刺探情報。
顧正臣索性停在了原處,命令軍隊列陣,然后對黃元壽、高令時、段施敏等人道:“人家都派斥候了,咱們也不要閑著,斥候?qū)Τ夂?,看看你們的本事有沒有落下?!?
黃元壽、高令時等人興奮不已,領(lǐng)命之后就帶人離開軍陣。
這是一片相當寬闊的原野,不過前方有山,也就是說,印加人駐扎在了山口外的原野上。
若是大明人帶兵迎敵,大概率會堵在山的后面,遏住山的北面出口,誰敢冒頭,就給他個迎頭痛擊,反正山道狹窄,兵力無法散開,防守一方占優(yōu)勢,完全可以做到以少打多,以少阻多。
若是再聰明點,那就是爬山,占據(jù)高處,需要的時候就丟石頭,要么用石頭砸死人,要么用石頭斷其退路。
舍了山北口,進入至山南口,這種布陣多少就有點二百五了,敢這樣用的,一是絕對自信,二是誘敵深入,好引人進入伏擊圈。不過當顧正臣踩著石頭,拿著望遠鏡觀察時,才發(fā)現(xiàn)這群人就沒啥伏擊的意識,妥妥的是自信爆棚。
畢竟,羊駝都拉過來了,山道里面是看不到盡頭的運輸物資的百姓。
原野之中,不時有慘叫聲傳出。
山南。
昆蒂蘇尤總督奧卡略盯著遠處的明軍,面色凝重,側(cè)身看向一旁的高級祭司查斯基,問道:“神的意圖是什么,為何要派這些人前來,他們是我們的敵人還是我們的朋友?”
查斯基腦袋上戴著有十幾根彩色羽毛的冠,一張臉凹陷下去,瘦得出奇。
面對總督奧卡略的詢問,查斯基開口道:“我問過三次神的旨意,神說,他們是十分遙遠的來客,可以是致人于死命,毀滅一切的惡魔,也可以是幫助我們的貴客。至于是惡魔還是貴客,神說,由我們決定。”
奧卡略難以置信,對查斯基問道:“神的旨意什么時候如此不清不楚了?查斯基,是不是你的心不夠誠,實在不行,我們需要去請教總祭司?!?
查斯基冷冷地看了看奧卡略:“總祭司來了,神的旨意也不會改變?!?
奧卡略拿不準,問道:“那敢問,我如何奉神的旨意做事?”
惡魔還是貴客,我們決定?
這怎么個決定法?
萬一決定錯了呢?
查斯基沉默不。
自己占卜無數(shù),也沒遇到過如此顛倒的占卜結(jié)果。
以前占卜,要征討,神會明說,征伐有利,哪怕是選擇王位繼承人,神也會說選老幾。
可這次,不清不楚,不明不白,連個鮮明的指向都沒有。
就好像是——
神害怕說出結(jié)果。
對,就是這樣,神害怕了,所以將決定權(quán)給了印加人,坐看印加人是被惡魔吞噬還是敞開門去迎接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