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榮山寺。
長慶天皇并沒有身著黃櫨染御袍,只是素衣召集了皇太弟熙成,親信吉田宗房和阿野實為等人,一起接見了良成親王派遣而來的菊池武信。
菊池武信恭恭敬敬地行禮,呈上了良成親王的書信,道:“九州之地,如今已悉數(shù)歸為南朝。假以時日,整頓好地方,積蓄力量,便可聽從天皇的傳召,誅殺足利氏,奪回京都!”
長慶天皇接過書信,仔細看了看,然后交給了熙成,語重心長地說:“南朝的氣運還沒到頭,北朝也還遠沒到一統(tǒng)山河的時候?!?
菊池武信小心翼翼地看了看長慶天皇與熙成,然后低下了頭。
長慶天皇繼位之后沒多久,便將弟弟熙成立為太子。
只不過兩人對待室町幕府的態(tài)度并不同,長慶天皇視室町幕府為仇敵,不死不休,主打一個對抗到底。
打不過,那就守。
守不住一座城,那就守一座山,守不住一座山,那就守一條河,退到哪里,守到哪里,不屈服,不投降。
但——
皇太弟熙成則認為南朝氣數(shù)已盡,回天乏術(shù),與其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死更多人,還不如通過談判得到更多保證,早點實現(xiàn)南北朝一統(tǒng)。
這些年來,長慶天皇堅持得也不容易,尤其是熙成等人時不時主張談判換和平。
誰對誰錯,這事確實不好論。
畢竟在去年之前,九州島上的南朝力量,已經(jīng)被今川了俊逼到一座城里去了,淪陷只是時間問題。一旦沒了九州島,南朝的力量便只剩下本州島的大和、紀伊,四國島河野氏所控制的一片區(qū)域了,如同風(fēng)中殘燭,隨時可滅。
在當時的情況下想談判,緩和局勢,對南朝來說也未必是個錯。
只是現(xiàn)在情況變了。
大明水師的突然出現(xiàn),太宰府的驚天戰(zhàn)斗,北朝在九州島的精銳一戰(zhàn)而亡,徹底扭轉(zhuǎn)了南朝在九州的頹勢,助力良成親王一舉實控九州,力量大增!
不僅如此,長門、周防兩國也被納入南朝之下!
這種情況下,再去和室町幕府談判求和平,那就是妥妥的投降派了。
熙成看過文書之后,也不得不承認當下局勢對南朝有利,只好改變了之前的立場,道:“若是趁機反攻,興許能扭轉(zhuǎn)乾坤?!?
長慶天皇搖了搖頭:“我們的力量十分有限,九州島雖在控制之下,可畢竟力量還沒恢復(fù)過來,想要反攻太難了?!?
菊池武信趕忙道:“天皇,若要反攻,也不是不可以。”
長慶天皇眉頭微動,審視了一番菊池武信,不急不緩地問:“此話怎講?”
菊池武信看了看左右之人。
長慶天皇呵了聲:“他們都是南朝最忠心之人,若信不過他們,南朝早沒了?!?
菊池武信也不再猶豫,道:“其一,爭取明朝的支持。其二,策反楠木正儀?!?
長慶天皇深吸了一口氣,起身走向菊池武信,問道:“良成親王派使臣去過明廷,他們的皇帝怎么說的?”
菊池武信不敢看長慶天皇銳利的目光,低下頭:“大明皇帝接受了南朝的道歉,但沒有派遣軍隊協(xié)助南朝作戰(zhàn)的意愿,但良成親王認為,只要開出足夠的條件,即便是明軍不幫助南朝消滅北朝,也可通過貿(mào)易,得到更多財富。”
“貿(mào)易換財富,這倒是可行?!?
長慶天皇點頭。
大明的銅錢在日本國一樣值錢,只要拿出來就能買東西。
“那楠木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