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問出了自己心頭的疑惑:“明軍如此反常,全面來攻,不顧后方,怎么看都不合乎常理,這背后是否有詐?”
崔瑩嘆道:“一封封文書你也都看了,遼東都司確實調(diào)動了所有主力前來,顯然是想傾力作戰(zhàn),絕不是小打小鬧,只是令人震驚,大明在這一兩年來竟然在遼東集結(jié)了如此多的兵力,若任由其如此,納哈出一旦被趕走,高麗前路堪憂啊。”
李成桂想了想,道:“若這次擋得住明軍,日后納哈出縱是被打敗,鴨綠江以北全部被大明占據(jù),我們也可無憂?!?
崔瑩點了點頭。
是這個道理,明軍一旦吃了敗仗,日后便會更為謹慎,選擇外交而不是選擇戰(zhàn)爭來解決兩國問題。
李成桂皺著眉頭,對崔瑩道:“使臣的話,我總感覺哪里不對勁?!?
崔瑩想起不久之前見到的使臣隨從之人,他們連周誼、廉廷秀等人的尸體都沒有帶回來,這些人哭嚎著訴說了在大明的悲慘經(jīng)歷,著實讓人膽寒。
尤其是,大明的定遠侯顧正臣竟然當(dāng)街殺了高麗使臣,這簡直是無法無天!
崔瑩想了想,沉聲道:“周誼、廉廷秀等人的死,全都應(yīng)該記在顧正臣的頭上,如此惡劣的行徑,大明皇帝竟只是削去了顧正臣的爵位!”
李成桂盯著崔瑩:“問題就在這里,顧正臣與那潘習(xí)算不上什么生死之交,為何會為潘習(xí)等人出頭,公然殺了我高麗使臣,聽說此人是個極聰明的人,既然如此,又為何做出如此愚蠢之事?難道他不清楚,使臣被殺,皇帝必然震怒?換之,即便是李仁任,他也不敢公開殺了大明使臣吧?”
崔瑩也想不通。
殺使臣,這種事偷偷摸摸干一次也沒啥,畢竟都有意外??晒_了殺使臣,這可就是罪行了。
顧正臣這號人物,即便在高麗也有所聽聞,畢竟是打敗了納哈出,一戰(zhàn)封侯的人物。
“會不會是年少輕狂,做事不顧后果,聽聞此人尚不到三十?”
崔瑩問道。
李成桂微微偏了偏頭:“此人不是將官出身,而是文官出身,他在海州城中時,穩(wěn)坐如山,怎么可能做出如此輕率放肆之舉?這背后,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異樣?!?
崔瑩呵呵一笑:“那又如何,再怎么說,顧正臣此時也不足為慮了,一個沒了爵位之人,縱大明皇帝如何寵信,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重用此人。”
李成桂沉默了。
崔瑩說的是有道理的,被削了爵位,可不是那么容易拿回來,除非有新的戰(zhàn)功??蓳?jù)說顧正臣被禁足在了句容衛(wèi)里,估計一兩年內(nèi)是沒機會復(fù)出了……
但李成桂相信,如此驚才絕艷的人物是不可能一直被禁足,更不可能消沉下去,未來幾年或十幾年里,自己一定還可以聽到此人的大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