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允恭看向朱棣。
朱棣走出來,道:“要取王京,就眼下局勢必然難克,甚至很可能損失不小。先生素來主張謀而后動,以低戰(zhàn)損高殺傷為要領(lǐng),弟子以為,先生既然劍指王京,想來不會做冒險之事,必有其他安排?!?
趙海樓、唐巖等人看向顧正臣。
顧正臣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就我們這些人手,突襲王京實在是冒險,所以,我們需要休整一段時日。”
“休整?”
趙海樓、唐巖等人茫然。
這都出征了,只要跨過大海就能殺到高麗海邊,直接威脅王京,這個時候又要休整?
徐允恭眼神一亮,道:“先生的意思是,以時待變?”
顧正臣打了個響指:“沒錯!”
以時待變!
這個時間點是死局,可拖一拖,等一等,說不定就活了。
等是煎熬,但也蘊含著變化與可能。
這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冒險,也不是顧正臣的獨舞,而是一場大局,變化終將來到。
三月。
高麗使臣中僅剩的四人抵達遼東的連山關(guān),看到了正在調(diào)動的遼東大軍,畏怕至極,急匆匆趕路,至九連城,接近鴨綠江時,發(fā)現(xiàn)明軍已集結(jié)了無數(shù)兵馬,隨時可能南下高麗!
打聽到的消息是,遼東都司傾盡全力,要征討高麗,以報復(fù)高麗殺害大明使臣。前線指揮將領(lǐng)為葉旺,兵力合計十六萬。
雖說高麗使臣不太相信明軍在遼東有十六萬兵馬,但所見之處,無數(shù)兵馬威武雄壯,很明顯他們是在做全面戰(zhàn)爭的準備!
高麗使臣連忙返回境內(nèi),將消息快速傳出。
邊關(guān)早就收到了消息,畢竟那么大的動靜也不知道都難。
消息很快傳入王京,左侍中(類宰相)李仁任聽聞之后頓時緊張起來,騎著馬找到正在狩獵娛樂的辛禑,道:“大王,明廷無禮,非說大明使臣為我高麗所殺,現(xiàn)如今陳兵在江外,不能不應(yīng)對?!?
辛禑嘻嘻哈哈,不以為然,稚嫩未褪的臉上滿是不耐煩:“父親去辦就是,問我何來?”
父親!
這是辛禑與李仁任親密無間的稱呼。
想當年,恭愍王被弒殺后,是李仁任主張讓身份存疑的恭愍王獨子江寧大君辛禑繼任王位,當年辛禑只有十歲!
而現(xiàn)在,辛禑也不過十六歲。
辛禑擁有一切,全靠李仁任幫扶,故此在私底下,多稱其為父。
李仁任拿不準主意,道:“此事過大,還請大王廷議,也好商討出個對策?!?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