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拿吳禎沒辦法,不過這樣也好,這群人不可能跑到金陵作證去,添加上調查的地點、姓名、手印之類的,反而更增加了調查的真實性。
到那時候,這殺人的刀子更鋒利!
聶原濟暫領知府印信,按照顧正臣制定好的政策與規(guī)劃,在秋收之后再次征民徭役,主要是沿海四所、河堤加固,并將顧正臣一直考慮的水庫提上日程。
建設水庫,古來有之。
比如被譽為“天下第一塘”的安豐塘,其實指的就是安豐塘水庫,始建于春秋楚莊王時期,為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比如元朝的甕山泊水庫,為大都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顧正臣考慮到晉江在疾風暴雨之下水流壓力過大,希望可以在上游選址建造水庫,在九月時帶人去了安溪勘察,并初步確定在白瀨修水庫。
那里有一處足夠容納更多水源的洼地,且腹地寬闊,還有一部分山可以憑借,只需要將那里的四百余戶百姓遷移出去,修筑堤壩圍堰,便可以打造一個大型水庫。
聶原濟與林唐臣商議再三,決定將安溪白瀨水庫建起來,以解決晉江壓力,同時為下游灌溉提供更穩(wěn)定水源。
泉州府雖然沿海,可依舊是夏日降水多,秋冬降水少,并不是沒有干旱問題,相反,每隔兩三年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干旱。
為此,建造水庫完全有必要。
聶原濟以知府的身份,下命遷移安溪白瀨周圍的居民,并發(fā)出告示,延續(xù)顧知府之策與徭役標準,征調百姓服徭役興建白瀨水庫。
陳寧得知消息之后,到府衙當著聶原濟的面厲聲呵斥:“顧縣男空耗府庫,肆意散財,明顯是意在貪污!你也敢步其后塵,難道不怕朝廷治罪嗎?”
聶原濟坦坦蕩蕩,毫不畏懼陳寧:“陳御史大夫,修水庫有利晉江兩岸與下游百姓,惠及田不下二十萬畝!若這樣有罪,那就讓陛下撤了我的職!”
陳寧沒想到聶原濟竟是如此強硬,喊道:“府庫錢糧豈能容你等隨意揮霍!”
聶原濟挺直胸膛:“按照朝廷規(guī)制,御史臺不得干涉府衙施政。若府衙官吏有過錯,陳御史大夫盡管上書彈劾。”
陳寧氣得直哆嗦。
但拿聶原濟沒辦法,現在只是奉旨調查顧正臣,不是奉旨巡按泉州府。何況吳禎也在這里,不好發(fā)難。
聶原濟原本是一個相當圓滑的人,只不過跟了顧正臣之后發(fā)現,圓滑的官員可以應付官場,但無益于百姓。
只要為百姓做事,難免就需要棱角,沒有棱角,這事就做不成。
聶原濟并不想得罪陳寧,但沒辦法,現在泉州府百姓知道顧正臣被撤了知府,人心惶惶,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不能改變顧正臣的徭役之策,該給糧的給糧,該獎錢的獎錢,還是一樣的機制,一樣的法子。
這是建水庫,更是穩(wěn)民心。
陳寧將聶原濟記在小本本上,只是一時半會也沒空收拾這個人,顧正臣實在不好對付,需要集中全力。
御史張馳道、刑部主事王誠遠、孫寶泉辦事很利索,只用了二十余日,就將顧正臣的罪名調查得“一清二楚”,并在十月二十六日離開泉州府前往金陵。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