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罕見,兩皇同臨。
太上皇陳藝宗面南背北,居中而坐,皇帝陳颙則坐在了陳藝宗左手邊。
文武官員分列,行禮山呼。
陳藝宗強(qiáng)壓怒火,面色陰沉地看著群臣,沉聲道:“朕聽聞,多邦丟了,五十萬(wàn)大軍幾近全滅!胡同平章事,此事當(dāng)真?”
胡季犛硬著頭皮走出,跪了下來:“臣有罪。”
陳藝宗豁然起身,喊道:“一句有罪就能了事嗎?如今多邦丟了,大軍沒了,我安南還有什么力量去抗衡、阻擋大明!胡季犛,你要告訴朕,朕要當(dāng)那宋徽宗了不成?”
宋徽宗?
胡季犛自然知道那一段歷史。
北宋靖康二年,金軍南下,在東京汴梁擄走徽、欽二帝,北宋隨之滅亡。
現(xiàn)在一對(duì)比,歷史出奇的相似。
陳藝宗與宋徽宗,都是太上皇。
陳颙與宋欽宗,都是皇帝。
同樣是大軍南下,京師不保。
包括這最終的命運(yùn),似乎也逃不出歷史。
胡季犛咬牙道:“太上皇,臣等必整頓軍務(wù),親自督戰(zhàn),確保升龍城不失,以保太上皇與陛下萬(wàn)全。若是不能,臣愿戰(zhàn)死沙場(chǎng),以報(bào)恩情!”
陳藝宗深深注視著胡季犛,喊道:“升龍城丟了,這事是誰(shuí)的責(zé)任!若是沒人為此事負(fù)責(zé),拿什么來整頓軍務(wù),挽回軍心?”
胡季犛嘴唇哆嗦了下,叩頭道:“是臣失職,沒有親自督戰(zhàn),沒有與將士一起鎮(zhèn)守多邦!還請(qǐng)?zhí)匣蕬土P臣,來告慰犧牲的將士!”
陳藝宗微微瞇起的眼睛里透著寒光。
阮崇見狀,出班道:“太上皇,多邦失守,不在明軍,全是阮帥、鄧容、胡耀等人私自打開城門潰逃,引起全城大亂,最終軍心不穩(wěn),這才淪陷。尤其是那胡耀,職責(zé)是守護(hù)東城門,他竟將城門洞開……”
陳藝宗聽著阮崇的話,厲聲喊道:“胡耀等人在嗎?”
胡耀、阮帥、鄧容出班,跪了下來。
胡耀微微抬起頭,看向陳藝宗喊道:“太上皇,臣不是怕死,而是因?yàn)槲鏖T、北門已經(jīng)被攻破,城中各軍營(yíng)遭遇了大量火藥彈覆蓋打擊,軍士折損慘重。”
“明軍已殺入城內(nèi),軍士失去調(diào)度,街道之上一片混亂,我等為保全力量協(xié)防升龍城,這才不得不帶人撤出。而就在剛剛撤走時(shí),那藍(lán)玉的大軍便已尾隨而至,足見臣等并非棄城而逃,實(shí)乃不得已為之!”
范巨論站出來指責(zé):“一派胡!太上皇將多邦城交給你們,你們就應(yīng)該與城池共存亡!城丟了,為何不奪回來!明軍追擊,為何不反過來與他們戰(zhàn)斗!將后背留給敵人,能不折損慘重嗎?”
“如今城池淪陷,升龍城再無屏障,那么多軍士陣亡,你們?yōu)楹文芑钪芑貋?!太上皇莫要聽他們狡辯,應(yīng)該拿他們的人頭去重振軍心,整肅軍紀(jì)!唯有如此,咱們才有希望重振旗鼓,與明軍抗衡一二!”
阮帥看了一眼自大的范巨論,開口道:“與明軍抗衡?呵,說得輕巧,你為何不待在多邦城,去看看明軍火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看看這群人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