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山看著灶房一角擺得整整齊齊的劈柴,清澈滿滿的一缸水,眼眶都紅了。
活了一輩子,就沒人給咱打過劈柴,也沒見誰給咱挑過水。
周小山、三娘也被感動了,孩子也沒想到,不是說簡單的一個房子,簡單的家具,怎么到了這里,連柴、水都弄好了?
王耆老走到正房前,指了指東屋:“鎮(zhèn)國公原本只是答應(yīng)給你們一分院,一個主屋三間房,可我們知縣考慮到你們家口多,便在東面起了一間房,里面也有床,只不過沒有桌凳?!?
周大山點頭:“多謝知縣?!?
王耆老直擺手:“還是多謝謝朝廷與鎮(zhèn)國公吧,是鎮(zhèn)國公說服朝廷,拿出如此多銀錢為你們置辦這些的。周主戶,不妨打開門,里面東西也不少?!?
周大山趕忙拿出鑰匙,將鎖打開來,推門。
迎面是相對空蕩的房屋,只有四個小凳子整整齊齊地貼在角落里,而在小凳子之上,則放著一個包裹。
王耆老笑著指了指平實的地面:“剛吃飯的桌凳,一會便會有人送來,擺在這里。至于那個包裹,你們可以打開看看?!?
周小山上前,摸了摸包裹,將包裹交給周大山。
周大山看了看,打開來,見到里面竟是筆墨紙硯,底下還有《千字文》、《三字經(jīng)》兩本書。
王耆老拐杖動了動,道:“一家一套,縣太爺說了,不管是誰家來了,孩子該去社學(xué)的總要去社學(xué),壽光地界不允許任何一戶人家的娃娃不讀書不識字。這書是拼音版的,只要掌握了拼音,以后就能自己背誦……”
“這一套東西不算貴,可也不便宜,足足花了三百文。不過文教是大事,我看你家也有幾個小子,等安頓好了,明年開春便可以送孩子去社學(xué)了,社學(xué)就在這村上,先生都找好了……”
周大山低著頭:“你們想的竟是如此周全?!?
王耆老抓著胡須:“這都是應(yīng)該的,對了,里間你們也看看,床檢查下是否牢固,柜子,箱子也都看看。”
“還有柜子、箱子?”
周小山、三娘等人走到里間,果然看到了柜子、箱子。
床是大床,很結(jié)實。
柜子也不算小,箱子可以存放一些被褥什么的,房間里還有一口米缸,米缸上還有一鹽罐子,里面滿滿的鹽粒子。
東面那間則是雙層床,用不用得上看需要,總之都配了。
王耆老從袖子里拿出了一張紙,打開紅色印泥,對周大山道:“這是清單,你們看看,床,柜,水缸,米缸,桌子,凳子,蠟燭——還有,這房子建成四個多月了,沒漏過雨,都檢查過了,若是你們住了一年漏雨的話,可以找縣衙,到時候會給你們修補(bǔ)……”
“若是沒問題的話,在這清單上按上手印。對了,這里還有一份購物告知書,繪的是圖畫,你們都應(yīng)該看得懂?!?
周小山接過購物告知書,展開來有些大,仔細(xì)看去,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張類似輿圖的東西,中間一個紅點是村落之地,標(biāo)注了東西南北方位,南面繪了水井,村外不遠(yuǎn)就有一條河,壽光縣城就在東南方向,大致二十里。
縣城哪個區(qū)域賣鹽、糧、布、爐子、藥草等,都標(biāo)注得清清楚楚,縣衙的位置更是明顯。
周大山按下手印,問道:“這一分院,當(dāng)真只需要一文錢?”
王耆老肅然道:“這還用說,鎮(zhèn)國公代朝廷答應(yīng)你們的,誰敢多收。當(dāng)然,今日太晚了,不過戶,明日縣衙的人會來,到時候你們拿一文錢,他們辦收據(jù),記得帶上房牌、主動移民請愿憑證,房契當(dāng)天便可具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