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大雨傾盆,但凡可以行路的,那一定要走,這是沒辦法的事。
移民與移民之間雖然有間隔,但這個間隔最多只有三天,若是將這三天都用掉了,那前面的移民與后面的移民便會接上,這樣一來,糧食供應會出問題,朝廷也沒那么多人手去準備如此多人的飯。
而且每三十里一個安置區(qū),范圍有限,沒辦法容納兩撥移民。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是每天都在趕路。
大人吃苦慣了,沒什么好說的,可老人、婦人、孩子,這個罪受的可不只是一點兩點,許多人都瘦了一大圈。
只不過在這漫長的移民過程中,很少有走夜路的情況。
但現(xiàn)在不一樣,如此急匆匆趕路,除了大家想將最后的路走完了,好好休息一場外,更多的是因為縣衙在催促,而催促的原因也很簡單,入冬了,天越來越冷,尤其是夜間,誰也說不準哪天寒潮會襲來。
為了避免百姓凍傷在外,只能讓百姓在最后一程加把勁。
“還有八里,跟上?!?
典史姜輝喊著。
前方出現(xiàn)了一道道火光,姜輝瞇著眼看了看,示意眾人不要驚慌,繼續(xù)趕路。
周慈、周大山等人都沒了說話的力氣,低著頭向前走。
隨著前面火光越來越近,移民的隊伍終于停了下來。
姜輝看到了人群里的知縣王云州,趕忙帶衙役迎上前。
王云洲顧不上與姜輝說什么,看了看灰頭土臉,疲憊不堪的百姓,喊道:“壽光的百姓,來接一接我們的鄉(xiāng)親!”
身后的壽光青壯紛紛走出,進入至人群之中。
沉重的推車接了過來,幼小的孩子抱了過來,背簍也換了肩膀,熱情的壽光百姓與山西百姓混在一起,這讓許多人心頭熱了許多。
那一張張笑臉里,是歡迎。
周小山看到了有孩子騎在了壽光漢子的脖子上,看到了強壯的男人推著推車,還在對推車之上的老人說笑,甚至看到了擔架,將一些有些病患的人抬著走……
熱情如火,一下子變?nèi)紵饋怼?
冬天,好像不冷了。
壽光知縣王云洲指揮著:“大家走,安置之地已經(jīng)在準備飯了?!?
周大山、周慈等人渾身充滿了力氣,跟著大隊伍走了下去。
安置之地。
壽光的耆老正在催促著火夫搟面條,越多越好,山西人喜歡吃面,咱們山東人雖然不會刀削面,可搟面條總還是拿得出手,不管是長的、寬的,還是旗裝的,都可以。
“醋找來沒有?”
“王老,早就送來了,三百斤醋呢?!?
“二百斤怎么夠,再去找,找個九百斤?!?
火夫郁悶,嘟囔道:“一共三百戶,一戶一斤醋足夠了吧,難不成山西人都是吃醋長大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