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安南對大明犯下的罪很多,只是并沒有鬧到舉世皆知的地步。
不像歷史中朱棣打安南時,胡季犛連朱棣派去的使臣、軍隊都敢殺,連大明保護之下的陳氏之人也干掉了,可以說是對大明來了一次騎臉輸出。
在那種情況下,不打安南都不可能收場。
可現(xiàn)在,事情還沒發(fā)展到必須戰(zhàn)爭的地步。
要知道,戰(zhàn)爭是最后的手段。
顧正臣不清楚老朱還有什么布置,如果有,想來也就是這一兩個月的事,按下心思,顧正臣對趙海樓道:“這件事等黃元壽、張赫等人返京之后再說吧。大明旗的事陛下已經(jīng)準許了,接下來的便是設(shè)計?!?
趙海樓見顧正臣看著自己,連連搖頭:“我干不了這活……”
自己什么水平,趙海樓還是有自知之明。
再說了,大明旗何等重要,讓自己這粗人設(shè)計,豈不是壞事。雖說苦學多年也會寫字看書了,可底子畢竟不夠扎實。
顧正臣來不及調(diào)用更多的力量參與大明旗設(shè)計,五天出方案,還是四版,并不容易,只靠著自己一個人顯然做不到,即便拿出來了,也未必過關(guān)。
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顧正臣對趙海樓道:“水師諸將多不在金陵,能用之人不多,這樣吧,將格物學院的總院、教授、助教等喊來,越快越好?!?
趙海樓領(lǐng)命之后,剛要離開,突然想到什么,問道:“鎮(zhèn)國公為何不將晉王、燕王等人喊來?”
顧正臣嘆了口氣:“我倒是想喊,可就怕喊不來了?!?
趙海樓不明白為何喊不來,朱棡、朱棣可是顧正臣的弟子,李景隆、鄧鎮(zhèn)、廖權(quán)、吳忠等也是格物學院的人,只要吩咐一句,他們不會拒絕。
在去找李子發(fā)等人的路上,趙海樓明白了,因為李文忠已經(jīng)將這些人喊走了,甚至連梅殷、寧國也沒放過,全都請去了中軍都督府。
眾人齊聚鎮(zhèn)國公府。
顧正臣看著眾人,有唐大帆、馬直這些久留格物學院之人,也有李子發(fā)、周全、方淮安等遠航過的人,含笑點頭示意:“寒暄的話就不說了,今日召你們前來,只為了一件事:制大明旗!”
唐大帆、萬諒等人茫然。
李子發(fā)、周全等人則頗是興奮。
趙臻老了,原本并不想動彈,可聽聞顧正臣召眾人議事,還是強撐著來了,坐在那里開口問道:“何為大明旗?”
顧正臣將大明旗的必要性講述了一番。
趙臻聽得頻頻點頭,漏風的嘴說著并不太清晰的話:“一面旗幟,凝聚六千萬人心。就這一句話,便足夠了。確實,民間沒有掛旗幟的,府州縣學更沒有,就不要提社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