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縣典史徐左再一次來到田間地頭,看著深綠的麥苗茁壯,風(fēng)一吹,麥田跟著擺動。
這個時候佃戶都在地里忙著除草,或是彎腰弓背,或是蹲在麥苗之間的空隙地里,甚至有些佃戶扛不住勞累,單膝跪在地上,一點點地向前挪,徹底跪下雖然舒坦點,可容易壓到一旁的麥子,莊稼人誰也不會拿這事冒險。
徐左干脆走到了田地里面,對勞作的周灣、周慈等人喊道:“鎮(zhèn)國公的告山西父老移民書你們也聽了,朝廷開出那么好的條件,為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你們不當(dāng)?shù)钁?,有自家的田,日后弄個糧倉,什么年景也不會挨餓啊。”
“怎么一個個如此頑固,就聽不進去好話。周慈,你說說,移民之后,同樣是干活,還不用看大戶臉色,被大戶欺負(fù),你為啥不愿意移民?”
周慈直起腰,捶了下說道:“我說徐典史你煩不煩,總是來說,我們耳朵都起繭了。我說了,父母都埋在這里,走不了。”
徐左追問:“若是抽簽抽中了,到頭來不一樣移民?”
周慈冷冰冰的回道:“那就看命。”
徐左氣得不行,甩了下袖子:“你他娘的若是命好,還用得著當(dāng)?shù)钁??好說歹說,就是不聽,別到時候強制移民的時候,還想著那十兩銀與一分!還有周大山,你兒子可是想移民的,你為何不答應(yīng)?”
周大山扭頭看了一眼徐左:“老子還沒死呢,這個家輪不到他做主!在這里活了一輩子了,臨老了讓我換地方,我不干!”
徐左郁悶地踢了一塊泥土,轉(zhuǎn)身道:“一個個都倔得很??!”
周大山暗暗嘆了口氣,繼續(xù)除草。
周小山低著的頭抬了起來,看向離開的徐左,又看了看前面的老爹,滿是傷感。
午時,周大山、周慈等人走向地頭邊的樹林里,家人提著籃子,送來了一碗碗面條,為了省點時間,多除一些草,忙碌時中午并不回家休息,就在這里對付幾口。
周三善正在加醋,便看到一個絡(luò)腮胡子的男人帶著一個英氣的隨從步行而來。
顧正臣看著直接坐在地上,叉著雙腿,端起黑陶大碗的周慈、周大山等人,笑著走了過去,坐在了周大山身旁:“我們是過路的商人,敢問太原怎么走?”
周大山滋溜了一口面條,指了指北面:“沿著這條道一直走就是太原?!?
顧正臣謝過之后,從袖子里拿起一個窩頭,掰開了一半給嚴(yán)桑桑,咬下一口,咀嚼著說:“聽說現(xiàn)在整個山西都在移民,那鎮(zhèn)國公還發(fā)了什么告山西父老移民書,這以后招募伙計怕都難辦了。你們是佃戶還是自耕農(nóng)?”
周慈咧嘴:“佃戶?!?
顧正臣哦了聲,問道:“那你們應(yīng)該會主動移民吧,我聽說這次政策很多?!?
周慈擦了擦嘴,頗是不屑:“主動移民?我們才不想走,父母都埋在這里,我們走了,除夕、清明、中元、重陽時,誰來給他們上香磕頭?朝廷一張嘴就是讓我們移民,可我們的根都在這里,往哪里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