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葉榮看著手中橢圓的黃土豆,嘴角的笑再也壓制不住。
土豆高產(chǎn)的消息確實傳到了廣東,若不是官府公文送達各地,別說葉榮,就是韓宜可也不相信此事,后來聽聞福建也種了五十畝土豆,派人查探時,正趕上呂宗藝帶人收獲土豆,雖然平均下來畝產(chǎn)不到二十石,那也有十八石之多。
葉榮當時還感嘆什么時候輪到廣東種土豆,還沒幾天,海量的土豆便運到了廣州……
時至今日,也輪到自己親眼見證土豆的高產(chǎn)了。
一耙下去,往后一拉,土便翻開來了。
韓宜可彎腰,將土豆撿了起來,在手中掂量了下,又看了看土地里堆積如小山丘的土豆,對一旁的廣州知府道同說:“鎮(zhèn)國公當封圣人!”
道同擦了擦額頭冒出的汗:“確實,有這些東西在可以生民無數(shù),圣人之名,名副其實。只是這樣請封的文書,還是不要上為好?!?
韓宜可心情大好:“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他的麻煩不會少,咱們就不要給他添麻煩了。王都指揮使,安排軍士察查清楚,任何離開土地的人都不準帶走一枚土豆,這可是種子?!?
“水師的船已經(jīng)??吭诹舜a頭,在登記造冊所有土豆之后,立馬送至碼頭北運。按照一年兩茬的高產(chǎn)量來計,用不了十年,這土豆便可進入尋常百姓家了?!?
都指揮使王臻看著一堆堆的土豆,土豆越是高產(chǎn),心中越是悔恨。
當初顧正臣籌備大遠航的時候,自己與顧正臣打過幾次照面,完全有機會請旨一起去的,若是跟著走一趟,那這個時候的自己,不是侯爵也該是伯爵了吧……
可哪有什么后悔藥,就是現(xiàn)在想加入水師,那也是沒啥希望了。
一來,現(xiàn)在水師沒有大遠航的準備,只在練兵、游弋,沒了多少立功的機會。
二來,一旦出現(xiàn)立功機會,那撲在最前面的,必然是那一群新晉的伯爵,作為向上跳一跳就可能躋身于侯爵的那些人來說,怕是不會放棄任何機會去戰(zhàn)斗,哪還有自己出頭的機會……
按察使隨為走了過來,對韓宜可道:“惠州府、潮州府、肇慶府的土豆已開始全面開挖,有軍士、信訪司、里長等盯著,快馬也已備好,用不了兩日便會有消息送來?!?
韓宜可抬起頭,捶打著酸澀的腰:“這個時候,正是各地府州縣衙門、按察使司有所作為的時候。之前朝廷傳來土豆高產(chǎn)的消息,許多百姓驚訝,但持有懷疑的并不在少數(shù)?!?
“可現(xiàn)如今,土豆在廣東高產(chǎn),便足以讓無數(shù)百姓相信土豆高產(chǎn)這是事實。認清了這一點,那他們的日子便有奔頭了,各地府州縣,應(yīng)該積極號召百姓墾荒,按察使司也應(yīng)該深入地方,看看有沒有錯案、冤案、超過兩年尚未偵破的積案等……”
“還有信訪司那里,他們現(xiàn)如今歸督察院,屬于另類的官,雖不直接上文書彈劾,但監(jiān)督職權(quán)尚在??杀O(jiān)督嘛,不能只讓信訪司官員,官員也應(yīng)該監(jiān)督下信訪司,但凡地方上有問題而信訪司不作為的,俱奏朝廷,該換人的換人,該撤職的撤職。”
隨為吃驚地看著韓宜可:“他們可是督察院的人,咱們一旦上書彈劾,怕會惹御史不滿?!?
韓宜可并不在意這些:“御史監(jiān)察百官,不意味著他們百毒不侵,也不意味著他們稱職。御史做事不像御史,不能為陛下耳目,不能揭露官場亂象,不能為百姓謀福祉,這樣的御史,彈劾便是,你們不敢彈劾,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