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徐達壽命不長了,李文忠更危險啊,明年春天就會死……
不過李文忠的死很蹊蹺,一是因為觸怒皇帝差點被斬,馬皇后出面保全,李文忠被幽閉在家,抑郁沉悶,二來發(fā)病之后,老朱安排淮安侯華中帶人去醫(yī)治,李文忠死后,朱元璋懷疑華中下了毒,還將華中削爵,一干醫(yī)官被殺了。
但現(xiàn)在,李文忠與朱元璋并沒有起什么沖突,而且李文忠這個時候正在訓練京軍,意氣風發(fā),不太可能被關(guān)在家中閉門思過。還有,現(xiàn)在勛貴生病,主動去京師大醫(yī)院的居多,那救死扶傷的招牌是打出來了的,部分疑難雜癥也是可以解決的,還有出自太醫(yī)院的人坐鎮(zhèn)……
在這種情況下,就輪不到什么人下毒了。
顧正臣不太相信李文忠會死,何況李九江守在左右,朱棣也在跟著李文忠,出不了什么事。
最主要的是,再過一些年,火器真正成熟之后,一代名將也將黯然失色,皇帝手中掌握著的力量,足夠保證皇室的安全,確保江山穩(wěn)固,已經(jīng)不再需要走狗烹,良弓藏了。
有糧食,有火器,這就是穩(wěn)固江山的底氣,相對來說,朱元璋也會變得相對寬容一些。
就以邊鎮(zhèn)迎來火器換裝來看,這就是朱元璋的一次改變,他敢這樣做,就是因為新式火器給他帶來了更多的自信,而這種自信的來源,可不是火器的簡單改良,而是形成了代差!
代差,是碾壓。
顧正臣與徐達閑聊著,在慶功宴時,突然問道:“前些年,水師曾提議設(shè)置大明旗,以代表大明,為何這么久過去了還沒個消息?”
徐達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大明旗的事確實辦過一段時日,可后來因為禮部官員更迭,大明旗的事便擱了下來?,F(xiàn)任禮部尚書李叔正、任昂等人認為,自古以來,能代表王朝的,只有皇旗?!?
“單獨設(shè)計并推廣大明旗,有損皇帝威嚴,也不符合古禮古制,且用途不廣,只單單為水師獨設(shè),有些不合適,故此反對設(shè)置大明旗,加上前幾版大明旗并不太符合陛下心思,這事就放了下來?!?
“你回來這么久一直沒問也沒提,我以為這事就過去了,不成想你還在惦記此事。怎么,打算再次上書,請求設(shè)計與推廣大明旗了?”
顧正臣暗暗咬牙。
禮官!
他們到底是反對大明旗,還是反對自己?
李叔正被自己揍過,任昂雖然沒挨過打,可也見識過自己揍文官的場景,而且在大遠航歸來之后,土豆還沒挖出來之前,這些人或明或暗,叨叨過自己蒙蔽皇帝,撒下彌天大謊的……
顧正臣嚴肅地說:“大明旗必須有,這不是有損陛下威嚴,而是為了凝聚人心,為了給所有大明人一個共同的烙??!唯有一面共同的旗幟,才能讓所有人一看到時就想起,我們是大明的子民!”
文官認為大明旗沒用!
顧正臣若不是身在山西時才想起這件事,估計這會坐在禮部衙署里面喝茶了。
旗幟不立,這不行。
軍隊中的旗幟實在是太多了,花樣也多,繁瑣至極。
都這樣了,多一面大明旗有何不可?
至少這面旗,可以插到縣衙、府衙、布政使司衙門,還有衛(wèi)、所,以及社學、縣學、府學、國子監(jiān)、格物學院等等地方,其他旗幟,你也沒辦法到處插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