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風吹禿了北方的楊,又疲倦無力,跌跌撞撞過了長江,被一堵高大的城墻阻隔,只好飛到高處怒吼幾聲便離開了。
授衣時節(jié),天開始從涼轉冷。
奉天殿。
官員奏陳諸事。
日子總是相似的,就連昨日彈劾的人,今日依舊會出現(xiàn)在彈劾之列,比如鎮(zhèn)國公……
濟源知縣王關、大戶戴大河、信訪司主事武成被顧正臣砍殺,這事官員必然會群起而攻之,無他,不彈劾膽大妄為的顧正臣,有朝一日顧正臣擅殺的人里面很可能就有自己啊……
彈劾不一定是為了死人,更多的是為了活著的人考慮。
顧正臣壞了規(guī)矩,官員占理,這怎么彈劾都沒什么風險,沒風險的罵人,誰不想多罵幾句,整日站在朝堂之上不張張嘴,多沒存在感。
朱元璋聽得很認真,然后用一句話結束了對鎮(zhèn)國公的彈劾:“哦,朕知道了,等二王回京,朕會問清楚實情,若當真是鎮(zhèn)國公無故殺人,誰也保不住他。”
不痛不癢,一點懲戒也沒有。
就在文官還想繼續(xù)進時,朱標走了出來,道:“父皇,濟源信訪司主事武成辦事不力,破壞規(guī)矩,勾結地方大戶、縣衙,阻攔百姓上訪,禁了百姓路,鎮(zhèn)國公殺了,大快人心。”
“然——部分信訪司位于東宮之下自傲,并以東宮之臣自居,橫行霸道,不顧法紀,實乃有違信訪司初衷。兒臣以為,信訪司當歸入督察院,由督察院統(tǒng)攬,令監(jiān)察御史監(jiān)督信訪司?!?
“地方信訪司是百姓除縣衙之外唯一伸冤窗口,若其不作為,胡作為,必損民心,其惡較衙門為惡更甚。故此,兒臣認為,一旦信訪司罪當徒刑、流放者,當將其舉家發(fā)配秦國。若罪當斬,則梟首于當?shù)?,以慰民心……?
殺氣凜然!
既主張了交信訪司至督察院,又強調了對信訪司官員嚴管。
開濟、薛祥等人看著朱標,有些驚訝。
信訪司的人手可不少,而且這里面還有不少人是格物學院出去歷練的,也是一些進士、舉人去處,他們認為身在信訪司就是東宮官員,這對朱標來說,就等同于有了個強大的班底。
日后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時候,他可以輕而易舉地安排自己認為合適的官員登堂入室。誰都知道信訪司握在朱標手中,對朱標來說是一筆極大的政治資本。
可現(xiàn)在,他毫不猶豫地交了出來。
朱元璋看著朱標,笑道:“莫要因為信訪司出了些問題,便氣餒心寒了?!?
朱標行禮,嚴肅地回道:“父皇,兒臣沒有氣餒心寒,只是認為,信訪司若是長期東宮化,必然會因為其身份特殊而引發(fā)更多問題。信訪司在創(chuàng)建之初,兒臣引導、維護,是為了信訪司可以為民請命?!?
“當下雖有部分信訪司出了問題,但大部信訪司為百姓做了不少事,平了民怨,作用依舊不容忽視?,F(xiàn)如今諸制已定,是時候讓信訪司歸于朝廷之下,兒臣也好安心跟隨父皇學習治國之道。”
朱元璋笑了,目光看向詹徽:“既然太子都這樣說了,那信訪司便交督察院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