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子孫孫無窮匱,山不加增,這些都在告訴人,持之以恒,終有所成。
只是,這世上愚公少,更多的是智叟。
顧正臣給二王、顧治平等人講述過愚公移山的故事之后,話鋒一轉(zhuǎn),道:“你們一定要記住,百姓是江山社稷的根本,要穩(wěn)固江山,必安百姓。只是百姓困苦,想要真正脫貧小康,實在太難。”
“但如果我們也當(dāng)愚公,你們老了,教育你們的兒子,兒子再教育兒子,孫子再教育孫子,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并且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傳遍大明,不達(dá)目的不止?!?
“只有這樣,也只能這樣長期地去做,才能真正實現(xiàn)一個盛世的大名。我希望你們切記這一點:為大明為華夏,永久奮斗,莫要顧我,當(dāng)忘我……”
徐允恭、顧治平等人聽得很認(rèn)真。
朱梓、朱檀對視了一眼,也默默地記了下來。
跟了這一路,朱梓、朱檀已經(jīng)活明白了,仔細(xì)聽,仔細(xì)記,仔細(xì)學(xué),那就能少走路,多騎馬,累了還能上馬車休息??傊c顧正臣對抗沒好果子,聽他的安排有好處……
古軹道走不快,不是因為山路坎坷,而是因為道路并不直順,而且許多地方狹窄,只能通行一輛馬車,兩側(cè)塞個人進(jìn)去都難……
山西最南端南部這個方向上至河南,唯有古軹道與太行陘。
古軹道經(jīng)垣曲,至絳縣、曲沃,自曲沃向北,便是臨汾,洪洞。
太行陘則是河內(nèi)至澤州(晉城)。
澤州是個小地方,人口、財力,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平陽府,所以商人也喜歡走古軹道,這就導(dǎo)致了古軹道的速度想快也快不起來,沿途不少人推著推車運輸煤炭,一板車接一板車,每隔著不遠(yuǎn)總能看到。
顯然,平陽府產(chǎn)出的煤炭,大部經(jīng)古軹道運至了黃河邊,經(jīng)黃河?xùn)|運或南運。
伙計梁安、孫軍牽著馬而行,迎面看到了一支車隊緩緩而來,便站在路旁讓出道路,看著前面的高頭大馬,梁安忍不住感嘆:“這是誰家出行,如此大陣仗?!?
孫軍嘖嘖兩聲:“都是上等的好馬啊,看樣子還是軍馬,想來這隊伍的主人不簡單?!?
梁安抓了抓胡須,呵呵笑了笑:“確實如此?!?
馬車緩緩而行,突然馬車?yán)飩鞒隽怂实男β暋?
梁安盯著馬車,呵呵笑了笑:“這聲音,怎么聽著有點像老爺,哈哈,說起來咱們好多年沒見過老爺了,倒是想得緊?!?
孫軍瞇著眼:“你也感覺像老爺?”
“怎么,你也是?”
梁安愣了下,瞪大眼看向經(jīng)過的馬車,壯著膽子,側(cè)身對孫軍喊道:“你是藤縣大顏村的人??!”
孫軍錯愕,瞬間明白過來,操著一口山東話:“沒錯,俺就是藤縣的!”
簾子挑開了。
顧正臣看向梁安、孫軍。
梁安、孫軍也看著馬車?yán)锏念櫿肌?
三個人明顯都驚住了。
顧正臣笑了,喊停馬車,走了下來,問道:“你們怎么在這里?”
“當(dāng)真是老爺!”
梁安、孫軍激動不已,上前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