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山呼!
將士山呼!
百姓山呼!
這一刻,朝陽東升,普照天地。
朱元璋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人心擁戴,似乎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體內(nèi)涌動著。
往日聽山呼,不過如此,甚至有些年聽著刺耳,不讓人喊萬歲了,可現(xiàn)在聽這萬歲山呼聲,那是一個舒坦。
一陣接一陣,一重高一重。
聲浪此起彼伏,匯聚在高臺之前。
朱元璋起身,拂袖之間,聲浪直沖云霄,隨后天地之間一片寂靜:“大明的百姓,是朕的子民!為子民解饑荒,謀萬世,開太平,乃是朕的心愿!今日土豆熟,朕便當(dāng)這第一人,看看這農(nóng)作之物,是否當(dāng)真可解萬民饑荒,奠定盛世之基!”
說罷,沿臺階而下。
朱元璋接過內(nèi)侍遞來的鋤頭,太子、朱棡、朱棣等藩王,國公湯和、李文忠、常茂跟隨左右。
鋤頭揮起。
朱元璋一發(fā)力,鋤頭便落了下去,切至土中,隨后向懷中一帶,泥土便翻了開來,一枚帶著泥的黃色土豆?jié)L了出來。
“土豆!”
朱棡激動地指著。
朱棣白了一眼朱棡,我說三哥,這不是土豆難不成是番薯,至于如此激動?
湯和、李文忠趕忙上前幫忙。
朱元璋畢竟穿著祭服,動作上不太方便,能象征地?fù)]舞下鋤頭就可以了。
湯和用手將里面的土豆給挖了出來,看著地上五個大小不一的土豆興奮起來。
李文忠連連點頭。
大點的土豆應(yīng)該有三四兩重吧,小點的也有一二兩了,算下來,五個土豆,至少一斤三四兩。
內(nèi)侍拿著托盤,將五個土豆擺了上去。
朱元璋拿起最大的一枚土豆,含笑又放了回去:“不錯,很不錯,傳示四方!”
內(nèi)侍領(lǐng)旨,端著土豆托盤,先從朱標(biāo)等人面前經(jīng)過,然后是公侯,文武官員,隨后走向水師方陣。
“這就是土豆?”
陸北冥注視著托盤上橢圓之物,眼睛里滿是熱切。
陸氏欣慰地點了點頭,看向藍(lán)天,嘴角微動,似乎在說著什么話。
張老漢、鄧氏、吳大湖等人看著,甚至還有抱著孩子指著讓孩子看清楚一些的,內(nèi)侍也很知趣地特意放慢了些腳步,從水師這里走過之后,才加快了步伐。
圍觀的金陵百姓也紛紛伸著脖子想要一探究竟,看看這長出來的土豆是個什么樣子,不少人被推搡得差點站立不穩(wěn),若不是軍士維護(hù)秩序,興許會踩踏一片。
待內(nèi)侍走完一圈返回,朱元璋抬手:“這眼前的一畝地,就由公侯挖出來,讓世人看看產(chǎn)量幾何!曹國公,你帶人開挖吧。”
李文忠領(lǐng)命。
一干國公、侯爵上陣,鋤頭不斷揮舞。
顧正臣干得慢條斯理,一點也不著急,反正有人幫忙干。
一畝地其實并不算大,幾十個人一擁而上,一個人分下來,也就是二十幾步。
常茂越挖越心驚,這他娘的土豆可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