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了然,這點簡單的翻譯還是可以搞定。
卡帕確實聽明白了,指了指一旁軍士腰間的腰刀,那意思是,先給腰刀。
顧正臣命人解下一把腰刀,對卡帕道:“一把刀,三百頭羊駝的土豆,想要更多的刀,那就用更多的物資來換。沐春,將圖冊給他,另外告訴他,若是想要戰(zhàn)爭,我們奉陪?!?
沐春領(lǐng)命,將圖冊交給卡帕后,叮囑了幾句。
卡帕伸手想要接刀,總感覺不對勁,吐了吐口水在手心里,在衣裳上搓了搓,然后肅穆地跪著,雙手接過刀。
入手,一沉。
這玩意,可比木頭棍子重不少。
卡帕一臉敬畏地離開。
朱棡有些不理解,對顧正臣道:“先生,段施敏八百人就能奪下昌昌城,我們現(xiàn)在有七千余人,不足以橫掃庫斯科嗎?為何還要用交換這種方式,不足以彰顯我大明的強盛與威嚴?!?
段施敏連連點頭。
高令時也渴望顧正臣能下達作戰(zhàn)的命令,這樣一來軍功里能多添幾筆。
顧正臣拿著望遠鏡,登上幾塊石頭壘出的高臺,淡然地說:“橫掃庫斯科?呵呵,若我下令戰(zhàn)斗,別說一個庫斯科了,就是美洲,包括南北州、北美洲、中美洲,沒一個是我們的對手?!?
“他們的時代十分落后,連鐵器都沒打造出來了,而我們呢?我們已經(jīng)進入到了冷兵器與熱兵器并存時代。要戰(zhàn)爭,誰也擋不住你們??蓡栴}是,這樣的戰(zhàn)爭有必要嗎?”
“要知道,戰(zhàn)爭從來都不是目的,只是實現(xiàn)目的、達到預(yù)期結(jié)果的手段。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是土豆、玉米、番薯等農(nóng)作物,不是攻城略地?!?
“最重要的是,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留下仇恨,而我們會離開這里。若是十年,二十年之后,朝廷意欲將美洲納入版圖之內(nèi),那來到這里的人,面對的是一個個仇恨大明的部落,而不是一個個推崇大明、向往大明的部落?!?
“武力征服是一種征服,可真正的征服,是文明的征服。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強大,知道大明的先進,讓他們清楚自己處在低谷,而我們站在山巔,不一定全靠武力?!?
說的這些都是因素,最主要的是,顧正臣不希望留下一個被打爛了的美洲,少死幾個人,以后大明也能多一些土著人手辦事……
澳洲富饒,老朱肯定不會丟了,哪怕是暫時不搞大開挖,那也會留著當(dāng)產(chǎn)業(yè)交給子孫后代,同樣的道理,老朱也不太可能對美洲沒半點想法。
考慮到歷史周期、子孫無能,老朱也會給子孫多留幾條后路。
哪怕當(dāng)真有一日,大明江山不保,那也不至于重蹈前宋的覆轍,大不了退到澳洲休養(yǎng)生息,回頭再打下來江山。
狡兔三窟,朱元璋就不能多弄幾塊自留地?
不是說距離遙遠,就對大明毫無意義,毫無貢獻了。
要知道美洲人口數(shù)量眾多,強盛時期的印加都一千萬人口了,換之,拉出來三十萬的兵馬并不是神馬難事。這就等同于有一個強大的王在外,誰敢亂國,那海外藩王是可以穿洋過海而來勤王救駕,拯救山河的……
這也就等同于給了大明江山上了一個保險。
在顧正臣看來,朱元璋是一個為子孫籌劃長遠的長輩,在不給一眾子孫大明封國,不給他們世代高俸的前提下,最好的補償,那就是海外封國。秦王朱樉在澳洲干得越起勁,越有成效,越證明這條路是對的,那朱老四來美洲,那也就越有可能……
當(dāng)然,若是他們不友好,選擇對抗,不識抬舉,那顧正臣也不會介意舉起屠刀,來實現(xiàn)最終的目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