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三日后赴宴,因為顧正臣、徐允恭、沐春、朱棣等人都在“發(fā)病”中,不得不延遲。畢竟這場宴會,趙海樓、王良、高令時等人只是重要角色,不是主要角色……
顧正臣雖然人在家中休養(yǎng),可也沒完全閑著,上了一本奏折,彈劾禮部不辦人事,力主給東莞壯烈犧牲的婦女建造牌坊。
禮部官員也委屈,其他地方,貞潔烈婦該建牌坊的建牌坊,那是給活著的周圍的百姓看的,那是說,這種行為值得贊賞,你們以后要效仿。
可東莞那里,你說都沒活人,全都是墳場了,你這牌坊造出來給誰看去?
韓宜可是報上來了,可這是浪費錢的事,禮部認為能省則省,于是丟之腦后,直至遇到了較真的顧正臣。
碑是碑,牌坊是牌坊。
這是兩碼事,該有的,需要有。
委屈的是禮部,為難的是吏部、兵部,如何封賞成了一個大難題。
雖說此番大遠航發(fā)現(xiàn)了澳洲,顧正臣也拿出了證明澳洲存在的證據(jù),也有人證明澳洲疆域遼闊??蓡栴}是,大明封賞是以軍功來論的,而這個軍功往往第一個看的是殺了多少人,其次才是略了多少地。
給你幾萬兵,你兵不血刃拿下一個行省,那這功勞你說大還是不大?
說大吧,別人不服氣。
說小吧,你還把地盤給占了。
中庸一點,取個中間值吧,那這事也難辦。
單單說略地吧,顧正臣帶人只是到了澳洲,誰能證明他當(dāng)真就占據(jù)了整個澳洲呢?
證明不了吧,他只能證明占據(jù)了一個什么篆山行省,最多也就方圓百里,就這點地盤,怎么個封賞?
擬了一版送上去,當(dāng)天就收到了朱元璋的斥責(zé)。
連夜修改,加大賞賜,還是不夠。
最終還是徐達出面,調(diào)整了一番,總算是敲定了封賞事宜。
趙海樓,升任中軍都督僉事,正二品。
秦松,升任浙江都司都指揮使,正二品。
王良,升任福建都司都指揮使,正二品。
……
高令時,升任京衛(wèi)指揮使司指揮僉事,正四品。
張滿,升任京衛(wèi)指揮使司鎮(zhèn)撫,從五品。
……
被銷戶的黃森屏重新辦了戶帖,拿回了最初的名字:
黃元壽。
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朱元璋越發(fā)自信,已經(jīng)不介意什么元不元之類虛頭巴腦的東西了,蒸蒸日上的國力,毀滅性的火器,強大的軍隊,這都讓朱元璋對一些無足輕重、旁枝末節(jié)不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