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蠻荒從零開始,人都在改變。
沐春變得更堅韌不拔,徐允恭明白了該下手的時候不能猶豫不決,該挖就挖,該丟就丟,朱棣待在煤礦山里也參悟到了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優(yōu)化再優(yōu)化,強大再強大的道理,就連李景隆,也開始變得有擔當了……
是環(huán)境改變了人嗎?
顧正臣搖頭,不是環(huán)境改變了他們,而是使命改變了他們,是肩負的東西改變了他們。
所以啊,人的改變有環(huán)境因素,但真正的內(nèi)因,還是個人內(nèi)心,內(nèi)心堅持了什么,追逐著什么,去做了什么,為此付出了什么。
這些人在蛻變,就連小雨滴也變得活潑起來。
但是——
顧正臣感覺自己成了一個沒任何變化的人,啥事也插手不進去,啥事也不需要自己去管,不是去釣魚,就是曬太陽睡覺,偶爾做點好吃的,愜意地過著每一天,看著眼前的城,一日一變。
申屠敏走至顧正臣身邊,稟告道:“蕭成、高令時帶人回來了?!?
顧正臣趕至碼頭時,大寶船正在緩緩靠岸。
蕭成、高令時等人下船。
高令時對顧正臣道:“南下了二百里,沿河道搜尋,找到了一些土著,全都帶了回來,有一千四百余人。”
顧正臣問道:“可有傷亡?”
高令時收斂了笑意,變得沉重起來:“折了三個,殘了兩個?!?
顧正臣想了想,道:“暫停搜尋土著吧,目前這些人,基本夠用了?!?
高令時點頭。
接納土著的事,是由佛、道、已歸順土著首領與明軍一起完成,雖說土著與土著并不相通,但他們在外貌上很像,這可以讓新來的土著少一些忐忑不安,早一點融入進來。
接納土著,培養(yǎng)通事,這種事已經(jīng)算是輕車熟路,不外乎就是多花點時間。
造冊之后,朱樉將名冊交給顧正臣:“自進入澳洲以來,經(jīng)過三次土著搜尋,總計得土著六千四百二十八人,老弱占了四成。這一批土著加入之后,弟子打算趁著有些空余人手,營造一座大明神廟。”
“神廟?”
顧正臣不解地看著朱樉:“廟里誰當神?”
朱樉呵呵一笑:“自然是父皇與母后,總不可能是佛道兩家的吧?”
顧正臣皺眉:“你是說建一座生祠?”
“并不是。”
朱樉擺手,否定了顧正臣的猜測,然后解釋道:“道衍、張至臻等人說,不同地方的土著,卻有著同一個神明,那就是太陽神。在他們的認識里,太陽神就是至高無上的神靈。”
“我們的國度是大明,日月為明,咱們不僅有太陽神,還有月亮神。父皇就是太陽神,母后就是月亮神。建造一座大明日月神廟,這也是教化土著的一種方式……”
顧正臣神情錯愕。
朱樉依舊在侃侃而談:“弟子想過,既然是神廟,就應該遠一點,讓他們?nèi)ヒ惶顺渣c苦,記憶深刻一些,而且應該在山上,父皇、母后都當神靈了,不能是泥塑的,需要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