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看著朱元璋,直道:“臣是有些對策,只不過有些事,需要晉王回避?!?
朱元璋微微皺眉,看向朱棡:“那你就先帶馬三寶離開吧,這次你也立下了功勞,朕沒什么可賞賜的,就賞賜你一座宅院如何?”
“多謝父皇!”
朱棡含笑,行禮而出。
誰會嫌房子多啊——
待朱棡離開之后,顧正臣恭恭敬敬地道:“多謝陛下!”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還夸他聰慧,我看啊,就是呆笨,凡事都需要后知后覺,說說你的對策吧?!?
顧正臣正色道:“臣以為,要應(yīng)對陰兵計劃,當(dāng)釜底抽薪,以絕后患?!?
“仔細(xì)講講?!?
朱元璋拿起毛筆,在硯墨中點了點,又歪著筆鋒來回擦著硯臺。
顧正臣整理了下思路,徐徐說道:“陰兵計劃里,明著看有三點,一是陰兵,二是勛貴子弟或官吏,三是藩王。而他們中的陰兵,則多是以女童為主。想來陛下也知民間有溺嬰、遺棄女童之事,若要釜底抽薪,還應(yīng)朝廷發(fā)力?!?
“這事朕也確實有所耳聞,朝廷三令五申,可難止此風(fēng)?!?
朱元璋記下幾筆道。
顧正臣微微搖頭:“若只是簡單的政令律法,不可破除此風(fēng)。可若是朝廷在稅賦、徭役之上發(fā)力,未必不能解決此事。”
朱元璋眉頭微動:“你是說,將生女與百姓稅賦、徭役放在一起?”
顧正臣應(yīng)聲:“百姓生女不養(yǎng),根子就在于生女只能帶來負(fù)擔(dān),不能減輕負(fù)擔(dān)。若朝廷發(fā)布詔書,但凡一戶人家養(yǎng)女成年出嫁,便可免其稅賦若干或徭役一至兩年,輔以溺嬰、棄女嚴(yán)懲之法,臣認(rèn)為,此風(fēng)可破?!?
朱元璋沒有說話。
女子本就沒什么地位,這下將女子與稅賦、徭役掛鉤,等同于讓女子有了一定地位。況且,這事很可能還會減少朝廷稅賦,增加了為征集徭役額外開銷。
畢竟若家家戶戶都有女,衙門要徭役時,只能花錢來招募百姓了。有些地方可行,有些地方,未必有這個條件。
顧正臣見朱元璋沉默,補(bǔ)了一句:“一個活下來的成年女子,可以為朝廷帶來一兩個丁口,甚至更多,而這些丁口,則是大明未來的稅賦、徭役,乃至強(qiáng)國之本。”
朱元璋笑了,點了點頭:“這事——朕看可行?!?
丁口越多,國越強(qiáng)盛。
大明休養(yǎng)生息十幾年了,可這口元氣還沒恢復(fù),即便是恢復(fù)過來,那也得欣欣向榮,開荒增產(chǎn)不是,沒人丁怎么成……
顧正臣清楚,這事一旦做成,大明的女子將會出現(xiàn)在戶帖之上,而溺嬰、棄女之風(fēng),也將逐漸散去。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