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了——
既然老天爺不反對,那就送老胡他們上路吧,這邊吃著餃子,刑部已經(jīng)開始磨刀霍霍了。
顧正臣也清楚,朱元璋要弄死胡惟庸等人,別說泰山地震,就是泰山搖晃起來,那胡惟庸等人也是個死,畢竟泰山不可能一直搖,而朱元璋可是一直握著刀的。
多活幾個月,對這些人并沒有太大意,反而浪費了多少糧食。
胡惟庸想浪費糧食,想一直浪費下去,這不久前才高興不已,可以多活幾個月了,可誰想,突然通知明天加餐,四菜一湯,有葷有素,這丫的誰受得了?
地牢里哀嚎聲一片。
翌日正午,大明開國以來第一大案,合計二百七十余人被押赴刑場。
劊子手不夠用,軍士頂上。
胡惟庸在人群中沒有看到顧正臣的身影,狂笑著對天呼喊:“容不下勛貴,能留得下外戚嗎?哈哈,地獄門頭,我們再見!”
許多百姓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官場之中的人卻很清楚。外戚,就那么幾個人,風(fēng)頭正盛的就一個——定遠侯。
顧正臣站在遠處,看到胡惟庸的腦袋落地,看到連帶著他的家眷一起死,也看到了陸仲亨對皇帝的不滿,唐勝宗的臨死掙扎暴怒,看到了一堆尸體,頭身分離……
在殺人這一項上,朱元璋是很干脆,也很決絕的。
轉(zhuǎn)身走入西風(fēng)里,顧正臣悵然若失地看著莫愁湖方向,對身旁的林白帆、張培等人說道:“他們死了,活著的人將會記住恐懼,日后勛貴行事,除了個別蠻橫不過頭腦之人,一個個怕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了。”
殺一批人不是目的,目的是告訴活著的人,不該做的事不要做,否則下場就是這樣,無論是位高權(quán)重的丞相,還是開國大將,誰碰誰死!
比如徐達就很安穩(wěn),躲在府中根本不出門,鄧愈更是借病,連操練軍隊的事都丟給了李文忠。
在殺掉胡惟庸等人之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給另一個丞相汪廣洋送去一封文書,說:“憲謀不軌,爾知之不。今者益務(wù)沉湎,多不事事。爾通經(jīng)能文,非愚昧者。觀爾之情,浮沉觀望……”
汪廣洋知道,皇帝這是嫌自己不揭發(fā)檢舉之前的楊憲、胡惟庸,加上只顧著寫文章、玩女人,不干正事,要治自己罪。
思慮再三,汪廣洋上書認(rèn)罪自辯。
朱元璋也沒客氣,將汪廣洋發(fā)配海南釣魚,還沒過兩天,派人快馬加鞭追上汪廣洋,送了一句“朋黨欺君”的話,汪廣洋找了一棵歪脖子樹當(dāng)時就自殺了。
很明顯,丞相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胡惟庸是丞相,你汪廣洋就不是丞相了?
現(xiàn)在好了。
左右丞相都沒了。
朱元璋在封印之前,下旨廢除丞相制,日后再不準(zhǔn)設(shè)丞相,日后六部公文,直遞御案。
顧正臣聽聞消息后,沉默良久。
歷史還是很固執(zhí),哪怕改變了一些,但一些大的方向并沒有改變。
丞相制度終究是沒了,朱元璋為了更好地控制朝堂,為了緊緊握住權(quán)力,用盡了手段,也達到了目的。
只不過——
現(xiàn)在是臘月,封印不辦事,朱元璋不覺得沒了丞相有太大問題,可一旦開春,這政務(wù)多起來,你就是身體倍棒,精力旺盛,又能打熬幾年……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