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無朝會。
朱棣、徐允恭、沐春進入武英殿,三人不斷對視,頗有些不明所以。
好不容易休沐了,皇帝安排什么考校,休沐到底圖啥,不就是想自由、放松點。回頭找顧正臣商量商量,能不能將格物學院的休沐取消了,免得一休沐就被叫到武英殿……
朱元璋邁步走入武英殿,一臉笑意,擺手道:“免禮,各自搬個凳子坐下。”
朱棣、徐允恭領命,端正坐好。
朱元璋打量著三人,收斂去臉上笑意:“聽聞顧正臣給你們上了一堂‘經商逐利的良與惡’的課,朕也想聽聽,你們誰說一說?!?
朱棣臉色微變,連忙給徐允恭、沐春使眼色。
徐允恭開口道:“陛下,四皇子示意我們不要搶,他先說,還請陛下給四皇子先講的機會?!?
朱棣目瞪口呆,大舅哥,不帶這樣玩的啊……
朱元璋呵呵笑道:“既是如此,朱棣,你來講吧?!?
朱棣起身,苦著臉說:“父皇,顧堂長所講經商逐利的良與惡,主要是想告訴我們,商業(yè)之于王朝不可或缺,其貢獻頗多,然商業(yè)本身也有惡,其逐利之下,人心不古,利益至上,過于享樂……”
朱元璋皺眉,打斷朱棣:“顧正臣就是如此給你們講課的?”
朱棣低頭:“這是兒臣的理解,顧堂長的原話并非如此?!?
朱元璋看向徐允恭:“顧正臣為何說商業(yè)之于王朝不可或缺?”
徐允恭起身,肅然道:“回陛下,先生在講的是,商業(yè)逐利,當以國之所利為向,商人富裕,當以國之富裕為根。先生認為,商業(yè)繁榮是城鎮(zhèn)、地域乃至王朝強大的一個外在表現。商業(yè)于王朝不可或缺,主要在于商人實現了不同物資的再配置,可以將北面的貨物運到南面,也可以將南面的貨物販賣到西面……”
“先生以泉州府白糖、紅糖產業(yè)作例,商人自泉州府購置白糖、紅糖,則當地作坊得利,當地甘蔗農夫得利,商人往蘇州販賣,商人得利,蘇州得物。然后商人利用賺取的錢財在蘇州購置絲綢南下,蘇州得利,商人得物。商人將絲綢送出海外,海外得物,商人得海貨,海貨運回,商人得利……”
“物流暢通,商人交易頻頻,則朝廷稅收增多。商業(yè)繁榮,商人行于道,貨物進出便利,則諸方有利,錢財匯聚,財富增長……”
朱棣郁悶。
單單就這枯燥的記性來說,朱棣確實比不上徐允恭、沐春等人,雖然記得顧正臣說過的意思,但自己偏偏表述不好,更無法做到復述……
朱元璋仔細聽著,連連點頭。
商業(yè)發(fā)展確實給朝廷創(chuàng)造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尤其是開海之后,原本一年才幾十萬兩的商稅,如今已是翻了兩倍。
自己當初為了賺點商人的錢,開的全是青樓,就這還沒賺到多少錢,可顧正臣,哎,這家伙若是當個商人,想來早就被自己抄家了……
徐允恭繼續(xù)道:“先生重點講述了商人逐利之害,商業(yè)如烈馬,不可無韁繩,一旦放松掌控,必會狂躁踐踏于物,反而傷害百姓、朝廷?!?
朱元璋目光變得冷厲起來,抬手道:“這一點讓沐春來講。”
沐春起身,侃侃而談:“先生說,商人本質逐利,一些商人為逐利甚至會毫無底線,毫無人性,并建議我等日后進入朝廷之后,當進朝廷,每年都需要進行商官勾結大清查,支持將行賄罪、受賄罪等同起來納入律令之中,并嚴格執(zhí)行,以威懾不法商人……”
朱棣想到什么,站起來插了句:“對,顧堂長還舉了例子,說朝廷開中之策,看似無懈可擊,朝廷、商人、衛(wèi)所三贏,但若有官吏與商人勾結,則可能破壞規(guī)矩,征調百姓,表面上服徭役、實際上是為商人轉運貨物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