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之上,通常都是打人不打臉,你可以往死里彈劾,要他的命,但不能將他的臉擱地上蹂躪踩踏,畢竟士大夫是一個集體,都是需要臉面的。
可顧正臣不按這一套來,嚴鈍這家伙牙齒都沒幾個好的了,這個場合還敢跳出來說話,擺明了是有人授意,滿朝文武中,和自己最不對付的,還是能指使御史的,那就只有陳寧了。
你不想露頭,非讓你站出來不可。
陳寧咬牙切齒,自己不想出面,是因為顧正臣口齒伶俐,辯駁起來不好對付,嚴鈍成是好事,敗也無損于他,大不了再找機會彈劾,進退都有余地。
現(xiàn)在被點了名,只好站出來。
陳寧板著臉,鼻息中透著不屑的哼聲:“嚴御史乃是為國為朝廷直,與陳某可無干系。泉州縣男,你當著滿朝文武如此誣陷于我,毀壞御史臺名聲,身為御史大夫,我不能答應?!?
顧正臣冷冷地看向陳寧,這個家伙還真是一個死纏爛打的主,但凡有一點可能的破綻,他都會說幾句自己的壞話。
只是陳寧將這套用錯了對手,自己不是韓國公李善長,一堆御史長年累月說壞話老朱就讓他提前養(yǎng)老。
李善長下臺的關鍵在于他“調和諸將”的本領實在太強,文官聽他的,武將對他也有好感,不用御史臺說壞話,他也在丞相的位置上待不了太久。自己算什么,和開國勛貴沒什么關系,和文臣更沒幾個認識的,你處處找我麻煩,還能把我趕走不成?
“反對寶鈔設計問題可以,但因為攻訐顧某而反對寶鈔設計,那我不介意與你論說論說?!?
顧正臣直不諱。
陳寧甩袖:“寶鈔不可小,只能大!”
顧正臣看向朱元璋,沉聲道:“陛下,臣請于朝廷之上,展示寶鈔之用,以說明寶鈔大小之弊利?!?
“如何展示?”
朱元璋面無表情。
顧正臣請內侍找來幾張白紙,分別裁剪為大寶鈔與小寶鈔各十張,然后將工部尚書李敏、戶部尚書顏希哲等人給拉了出來,又將陳寧、嚴鈍等人點了出來。
“陛下,諸位,現(xiàn)在李尚書假作農戶,而嚴御史與陳——等人,則假作商人?,F(xiàn)在商人手中拿著十張大寶鈔,需要存于身上。”
陳寧、嚴鈍等人接過十張“寶鈔”,折疊幾次放在袖子里。
朱元璋、胡惟庸等人看著這一幕,有些不明所以。
顧正臣繼續(xù)說:“現(xiàn)在請御史臺諸位商人找農戶購置一批糧食、蠶絲、棉布,農戶收下寶鈔存好?!?
李敏等人接過寶鈔,假裝檢驗一番,又折疊收入懷中。
顧正臣看了一眼李敏等人,這群人算是貼近百姓生活的了,知道百姓很少有寬大的袖子,多將錢財藏于胸襟內或褡褳中。
“戶部充當衙役,收取兩稅,折色寶鈔上繳?!?
顧正臣吩咐。
顏希哲等人走出來,從李敏手中收走寶鈔,又難免展開折疊。
顧正臣指了指那幾口尚未搬走的箱子:“地方解運兩稅,運送寶鈔至戶部查驗?!?
顏希哲等人有些為難,這箱子畢竟沉甸甸,難運得很,也只好招來幾人,象征性地抬了幾步。
顧正臣再道:“朝廷要興修水利,戶部撥下寶鈔?!?
顏希哲愣了下,這啥意思,還讓我們再抬一次箱子?
朱元璋看得興起,見顏希哲等人不動彈,插了一句:“聽他的?!?
顏希哲無奈,將幾個箱子又抬了回去,同時將身上的寶鈔交給李敏等人。
顧正臣重復三次,顏希哲都要跳起腳罵人了,你要折騰就沖著御史臺去,干嘛和我們戶部過不去……
當寶鈔再次回到顏希哲手中時,顧正臣止住,又拿出小錢鈔,重復操作了三次,之后將十張大“寶鈔”、十張小“寶鈔”取來,肅然道:“諸位請看,使用大寶鈔,無論是隨身攜帶,還是貨物交易買賣,都會幾次折疊寶鈔,不過是流轉三次,便已折疊出諸多痕跡,這紙張已不再嶄新?!?
“反觀小寶鈔,隨身攜帶與買賣過程中,多不需要折疊,流轉三次,卻能嶄新如初。朝廷要推行寶鈔,必然需要考慮昏鈔問題,昏鈔出現(xiàn)的越晚,對朝廷來說越有利。何況小寶鈔無論是地方兩稅向上繳納還是朝廷向下?lián)芙o,所耗費人力明顯更小?!?
“同樣是十萬貫寶鈔,若使用大寶鈔,可能需要五十人遞運,而若是使用小寶鈔,則只需要十余人遞送,其中節(jié)省下來的不止是路途中損耗,還減少了對百姓征用,贏得了民心,甚至可以直接由縣衙解運而不需征調百姓!”
“此外,大寶鈔看似可以添加更多內容,實則更可能出現(xiàn)偽造之事。越是小巧,嵌入更多細節(jié),越能體現(xiàn)匠人水準,降低粗糙偽造。綜合商民便利、節(jié)省民力、安全等考慮,臣以為,寶鈔當以小為準。”
褶皺的紙張,嶄新的紙張,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