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夏陽總覺得眼前這人眼熟。但是具體在哪里見到過,他卻是怎么都想不起來了。
“獨立第四旅旅長夏陽,你怎么稱呼?”夏陽問道。
那人伸出手來,同夏陽握手道:“23師75旅旅長戴安瀾,字衍功,幸會!幸會!”
聽到這人的名字,夏陽膝蓋一軟,差點兒給戴安瀾跪了下來。
戴安瀾,字衍功,安徽省無為縣人,黃埔系骨干將領。自參加抗戰(zhàn)以來,立功無數(shù)。
1939年,其升任第五軍主力師200師師長,這個師是絕對精銳,同時也稱得上是當時中國,第一個機械化師。
此后戴安瀾將軍參加戰(zhàn)役戰(zhàn)斗數(shù)十次,立下赫赫戰(zhàn)功。
1941年,戴安瀾將軍為了保證滇緬公路的安全,開始入緬作戰(zhàn),也就是我們后來熟知的“中國抗日遠征軍”
進入緬甸之后,戴安瀾將軍便帶領200師將士,在東瓜保衛(wèi)戰(zhàn)之中,抵擋四倍于己的日軍進攻,并消滅日軍5000余人。
隨后同古保衛(wèi)戰(zhàn),其又帶領手下將士,殲滅日軍4000余人,俘虜400多人。打出了國威!
英國的《泰晤士報》稱:“東瓜之命運如何,姑且不論。但被圍守軍,以寡敵眾與其英勇作戰(zhàn)之經(jīng)過,實使中國軍隊光榮薄中新增一頁!”
雖然戴安瀾帶領的200師取得了眾多勝利,但是無奈當時在緬甸作戰(zhàn)的英國軍隊,空有一身好裝備,卻沒有什么戰(zhàn)斗力可,不斷被日軍擊潰。
到1942年五月份,中英聯(lián)軍開始潰退。
其中,遠征軍的大部隊,進入了胡康河谷,也就是后人熟知的“野人山”數(shù)萬遠征軍士兵,便永遠的埋葬在了這里,成了森森白骨,無人收斂!
而戴安瀾的200師,也在撤退途中,不斷遭到日軍襲擊。戴安瀾將軍也不幸中彈,身負重傷。
1942年5月26日,戴安瀾將軍傷重去世,享年38歲。在臨死之前,戴將軍仍舊高呼“反攻!反攻!祖國萬歲!”
其在寫給妻子的遺書之中說:“現(xiàn)在孤軍奮斗,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yǎng)育!為國戰(zhàn)死,事極光榮!”
后毛主席為紀念戴安瀾將軍,賦詩《海鷗將軍千古》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
浴血東瓜守,驅(qū)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如今這位傳奇人物,竟然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而且還和自己交談,這讓夏陽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戴安瀾伸出手來,扶著夏陽道:“夏兄,你沒事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