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麥子割完了還不算完事兒,你還得把這些麥子弄到曬谷場上,用石磨來回的碾壓,把里面的麥子都壓出來。這個過程可比割麥子還費事兒。
之后還要進行反復的晾曬,最后才能夠放到糧倉里面。
這來來回回的程序,至少也要折騰十多天。
可是如果用收割機呢?
那些收割機,只需要圍著麥地來回轉(zhuǎn)兩圈兒,一畝地就算是收完了。農(nóng)民伯伯只需要拿著魚鱗袋子,等著收割機把收割好的麥子,傾倒進魚鱗袋子里面就好了。
絕對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了人力和物力。
站在那一望無際的良田面前,夏陽翻看著手中的登記簿。這是昨天登記在冊的難民名單,里面詳細的記錄了每一家每一戶的狀況。
這時候郝世文走上來道:“團座,這些地我都已經(jīng)劃分好了,到時候您喊著每一戶的名字,讓他們?nèi)ヮI取自己的土地就好了?!?
說著,他指了指每一戶后面的編號。
這每一戶的編號,對應著的,都是那些土地的編號。
來到夏陽面前這片土地的,只是一部分難民。其他被分配到其他區(qū)域土地的難民,則被安排到了對應的土地上,進行土地的領取。
在開始宣布土地分配的名單之前,夏陽先開始給那些難民進行講話。
“鄉(xiāng)親們,你們之前在自己的土地上,雖然也是種地。可是那些地,是不是都是地主的???你們只是受雇于這些地主,是在幫別人干活。”夏陽高聲道。
那些難民聽到這一番話,自然是感同身受。
雖然彼時的中國,已經(jīng)脫離了封建整體,但是在全國絕大多數(shù)的地區(qū),地主和資產(chǎn)階級,仍舊占據(jù)了主流。
所以在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尤其是農(nóng)村地區(qū)。農(nóng)民還是受雇于地主,同時被地主所剝削。
“沒錯,不過我們不就是給別人干活的嗎?這跟著夏團長你,也是給你干活嘛!沒事的,夏團長您是個好人,我們一定賣力干!”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農(nóng)說道。
夏陽搖頭道:“不對,誰告訴你們是這樣的?憑什么土地就應該是地主的?憑什么你們就得給他們干活?就得把糧食分給他們?這不公平!”
那些難民都愣著,他們已經(jīng)被奴役了太長的時間。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之前的那種生活,是完全錯誤的。
地主這個階層,是不應該存在的。他們不應該被地主那樣剝削。
他們不該忙忙碌碌一整年,最后還要將收獲的糧食,交到地主的手里。自己手里留下來的,就只有用來維持生計的口糧。
“這有啥不公平的???”那些難民還是有些無法理解。
夏陽現(xiàn)在也不需要他們理解,因為他們馬上就會知道,為什么夏陽會說,過去他們的遭受的那些不公平。
隨后,夏陽開始點名。
“陳狄,你去三號地,讓他領著你去,以后那片地就是你們家的了。想種什么就種什么,收了糧食也是你的,交點兒農(nóng)業(yè)稅就行了。”夏陽道。
一聽到要交稅,那個名字叫做陳狄的農(nóng)民問道:“那····夏團長,交多少啊?一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