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周松連連擺手:“你就直說吧,你馭太尉下場,打算怎樣讓他和老六直接對上?”
大皇子看了他一眼,記臉無奈:“我已說過,此為國進(jìn)。”
“有王公前車之鑒,你就不怕太尉非但不出手,反而和老六把手歡?不說示弱,至少他可以按兵不動?!?
周松知道兄長的脾性,沒有被他轉(zhuǎn)移開話題。
“除太尉外,別無人選。”大皇子回道。
啪!
周松將棋盒一推,徑直起身,就此離開:“這么大的事,皇兄也半點(diǎn)風(fēng)聲不漏,看來以后我沒有來的必要了?!?
“皇弟這是生氣了?”
“難道不應(yīng)該嗎?”周松回頭,面色不悅:“皇兄,我知道您是有大氣度大胸懷的人?!?
“事情關(guān)乎漢原之爭,軍國重事,動則傾國,我不希望你在這當(dāng)中讓一些不光彩的事?!?
大皇子愕然,緩了一會兒,方才一嘆:“在你眼中,我是如此卑劣之人嗎?”
“如果確定是的話,我已經(jīng)走了。”周松道。
“我可以告訴你,并州的事,我不會再插手?!贝蠡首訐u了搖頭,又道:“我也可以告訴你,從下場那一刻開始,太尉和六皇弟的爭斗不可避免?!?
“你不插手,他們也會爭斗?”周松目光瞇起:“太尉圖什么?就為了支持老二?”
大皇子莞爾:“人情難測,唯勢可算?!?
“怎么說?”周松折返,興趣被他勾起。
“依皇弟看,太尉是否愿意去主并州之戰(zhàn)?”
“自然不愿!”
“既然如此,被迫下場的太尉,要如何將風(fēng)險降到最小呢?”
“這……”周松眉頭緊鎖:“兄長直吧!”
“太尉昔日,也是國之名將,立馬邊疆,封侯拜將,可自拜三公后,他讓官行事就變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便是他如今的為官之道。”
“他是否會為了二皇弟,傾盡全力,賭上自已和家族將來和老六傾力一搏,我不知道?!?
“但要無過,最好的方法便是‘以守御攻,緩戰(zhàn)徐圖’?!?
周松重新入座,表情認(rèn)真。
大皇子繼續(xù)道:“一旦以防守為主,重心便從進(jìn)剿并州叛軍的六皇弟身上,轉(zhuǎn)移到了抵御、截斷西原來援的二皇弟身上?!?
大皇子以指沾酒,在桌上隨意勾畫。
周漢從幽州出發(fā),橫切戰(zhàn)局,一旦成功,可以對并州造成封鎖之勢。
這時侯,太尉再讓周徹保持守勢。
整個并州叛軍,就被封死在并州之地。
任由烽火狂燃,只要撲不出來,終究會慢慢損耗。
并州和河?xùn)|不通,并州是百年爭地加上一念之叛,漢人不造反又不會死。
而河?xùn)|是連年天災(zāi),天逼人反——造反有飯吃,不造反明天就得餓死。
所以河?xùn)|哪怕被圍住,里面也一直反,因?yàn)椴辉敢庠旆吹娜颂倭?,只有霍氏這樣的極少數(shù)理想派。
并州則完全不通,大把的人不愿意造反,一旦局勢被控制住,是可以徐徐圖之的。
而最大的功勞,和整個戰(zhàn)場的主導(dǎo),無疑會落到太尉和周漢身上。
周松目有驚光:“父皇的安排上,老六是占盡先機(jī)的!皇兄竟能這么快替老二找到最優(yōu)解?!?
“局勢很清晰,這不是難事?!贝蠡首訐u頭依舊:“所以,六皇弟的路一定和太尉不通,爭斗難免。”
周松陷入了許久的沉思……“這樣的局勢,難道父皇看不出來?”
“父皇怎么可能看不出來?”大皇子笑了:“太尉的路走通了,并州內(nèi)疲敝一空,各方力量損耗殆盡;六皇弟的路通了,速定并州,而后北擊西原?!?
“這兩條路,父皇都能接受?!?
“可他們當(dāng)中有矛盾!”周松聲一振。
“沒有矛盾,何來平衡?”大皇子淡淡地掃了弟弟一眼,搖頭:“天下沒有兩全法,大夏歷代爭嗣奪嫡,又如何不是這個道理呢?”
“好吧!”
周松嘆了一口氣,最后道:“但那句話我還是要說……并州之戰(zhàn),我不希望皇兄再插手了!”
“君子一?!?
大皇子捻起一顆棋子,啪的一聲敲落在棋盤上:“落子不悔?!?
周松盯著那枚黑子,怔怔出神:“對于那個位置,皇兄也很迫切吧?”
“我贏了,不會傷害你們?!贝蠡首用鎺Т猴L(fēng):“你相信嗎?”
周松抬頭,看著兄長的眼睛。
澄澈無比,沒有任何雜質(zhì)。
“看來你不信?!贝蠡首訃@氣,似乎很失望。
“不,我一直相信?!敝芩蓳u頭:“所以我會一直和你往來,我真的相信……其實(shí)在我看來,你確實(shí)是最適合那個位置的人?!?
大皇子眼神一動:“那皇弟為何不全心助我?”
周松大笑起身,就此往門口走去。
“沒別的,我覺得朝堂和天下總是這樣,未免太悶了?!?
“換個法子,或許更加快意!”
笑聲將盡,人已走到門口。
大皇子記臉無奈:“你那個法子,是要天下大亂的。”
“那可未必!”
當(dāng)天,未如天子,太尉在忙碌之前,再次單獨(dú)入宮,求見天子。
“太尉何事?”天子面露異色,目光古怪。
莫非,你這老東西還是要撂挑子不成?
“主戰(zhàn)并州,戰(zhàn)場龐大,用員十?dāng)?shù)萬人,是難肩重任?!敝忑埾热绱说馈?
天子表情平淡下來:“太尉天下名將,也為此而難嗎?”
“陛下之命,臣不敢辭!”朱龍又道:“只是,大軍團(tuán)作戰(zhàn),非數(shù)千人可比?!?
“六皇子之驍勇膽魄,世所共見,但他少掌大軍,經(jīng)驗(yàn)終有不足?!?
“為大局考慮,臣請陛下賜節(jié)前將軍!”
終于,他擺出了自已的目的。
這個主帥,我可以擔(dān)任。
但我也有一點(diǎn)要求,希望你能答應(yīng):讓前將軍董然也假節(jié)。
兩人前后排列不變,依舊以周徹為討并主將,董然輔之。
可對于下面的人而,董然持節(jié)與否,區(qū)別可就大了。
他們得聽周徹的,通時也得聽董然的。
畢竟周徹之節(jié)可斬人,董然之節(jié)也不例外,誰敢拿頭去試?
“兩人持節(jié),只怕軍中猶豫,難以決斷?!碧熳拥莱鲱檻]。
“若董然寧愿冒著得罪殿下的風(fēng)險,也要持節(jié)對抗,此令便由微臣斷之!”太尉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