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人的視角不同,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如何子衿,聽說皇帝立太子,第一反應(yīng)就是立的是誰。
如阿念,他不曉得自己為什么會在陛下寢宮宣文殿外間,他,他論官階,在帝都實(shí)在不怎么排得上號。不過,看到其他幾位同僚皇子師都在,阿念也就心下稍安了。
阿念與同僚們在外間,里間站的都是諸皇子、內(nèi)閣重臣、皇親國戚,蘇皇后生下公主的消息已被送至宣文殿。阿念等人是受召入內(nèi),里外里公卿大臣總有幾十口子,此時此刻,卻無一人發(fā)聲,阿念亦是寧神秉息,周圍亦只余同僚們的呼吸之聲。
皇帝陛下的聲音其實(shí)不大,他病久矣,病痛幾欲將整他個人掏空,其實(shí)大家心里都明白,陛下能支持到現(xiàn)在,就是在等著皇后生產(chǎn),今嫡女降世,那么,今日就是大位將定之時。
皇帝陛下聲音輕且淺,可在這極為肅靜的環(huán)境之下,連在外間的阿念都聽得一清二楚。皇帝陛下問,“母后,您看,立儲之事……”
皇帝陛下這話雖音不大,卻是讓諸人心臟都不由自主一提,這其實(shí)只是一瞬間的事,謝太后的回答也并沒有絲毫猶豫,但諸人就仿佛經(jīng)歷了一個天長地久的等待。
終于,謝太后沉穩(wěn)的聲音傳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這聲音不同于皇帝陛下病中聲線的虛弱,謝太后的聲音沉且穩(wěn),帶著一種天經(jīng)地義的篤定,仿佛此便是天地至理一般。
好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本也與天地至理差不多了。
只是,阿念在聽到這八個字時,猶是震驚到不能自已,他絕不相信,世間有此大公無私之人,阿念抬起頭時,已聽得皇帝陛下問及內(nèi)閣首輔韋相的意思,韋相聲音哽咽,“臣等悉聽陛下吩咐。”
阿念此時才確定,他沒聽錯謝太后所,謝太后是真的支持立皇長子為儲君。
不知為何,阿念此刻心里卻沒有半分安然,相反,他反是感受到一股濃重的危機(jī)。這種感覺,說不清,道不明,仿佛就是身體本能反應(yīng)一般。
如阿念這般抬頭看向里間的不在少數(shù),他們都是中階官員,便是望向里間,其實(shí),國之大事與他們也關(guān)系不大,他們影響不了些許微毫。
但,此時此刻,人人皆知,大位已定。
接著,皇帝陛下口述三道旨意,由內(nèi)閣擬詔,第一道詔書,便是立皇長子為儲君。第二道詔書,皇長子大婚親政之前,由謝太后與內(nèi)閣共理國事。第三道詔書,是給太子賜婚靖南公之女柳氏為正妻。
皇帝陛下這三道詔書,皆是落在諸人心間,亦可看出這位年輕帝王早對身后事有深思熟慮之考量?;书L子年不過十二,年紀(jì)尚小,親政勉強(qiáng)?;书L子這個年紀(jì),朝中必然要有輔政大臣,陛下將國事托于內(nèi)閣,內(nèi)里皇家也要有個主持事務(wù)之人,此人,非謝太后莫屬。如此,內(nèi)外平衡,待得三四年,皇長子長大,立可娶妻親政。這段時間不長,只要皇長子用心學(xué)習(xí),不論是外臣干政抑或內(nèi)宮擅權(quán),三四年的時間都夠他們攬權(quán)專權(quán),何況,皇帝陛下還給皇長子定下一門絕好的親事。
靖南公柳扶風(fēng),這位兵部尚書,當(dāng)朝權(quán)貴,柳扶風(fēng)本就出身公府,卻不是靖南公,而是平國公府。靖南公此爵,完全是由柳扶風(fēng)自己戰(zhàn)功所得,這位東穆當(dāng)朝公認(rèn)的軍神,曾大敗靖江逆王,收復(fù)江南半璧,由此得賜公爵。給新君找這樣的一把神兵做太國丈,可見皇帝陛下安排之縝密。
便是阿念,對于皇帝陛下這份安排也是佩服的緊,哪怕?lián)Q一個人,也就是如此了。
安排好身后事,皇帝陛下的身體迅速枯竭,撐著第二天舉行完立儲大典,第三天就不行了。便是夏青城亦無能為力,阿念回家已是新君靈前登基之后的事了。
阿念憔悴的很,唇上的小胡子濃濃密密的遮住上唇,下巴一圈胡渣,眼中帶著血絲,神色中帶著難掩的感傷。何子衿與他一道長大,第一次在阿念臉上看到這般憔悴。馬上安排丫環(huán)端水來給阿念洗漱,廚下上了一碗素面,阿念二話沒說就吃個精光,吃完后長長嘆了口氣,抱住子衿姐姐很久沒說話。
子衿姐姐回抱著他的肩,一下一下的撫在阿念脊背上,阿念良久方道,“怪叫人傷感的。”特別的傷心沒有,但,心中總是有著揮之不去的傷感。
何子衿柔聲道,“人生百年,終有一去,就是咱們以后,也有這一日的。活著時盡心活了,也就沒白活?!?
阿念嘟弄,“咱倆得活到白發(fā)蒼蒼,兒孫成群時,才能閉眼?!?
何子衿一笑,“好。”
阿念同子衿姐姐訴說了一番心中傷感,吃過素湯面,就準(zhǔn)備泡個澡,這些天在宮里,不要說泡澡,休息都是尋個空隙方能瞇上一瞇的。
阿念洗澡時險些睡著,待洗好出來,立刻就上*床睡了。何子衿身為誥命,也要進(jìn)宮哭靈,阿曄與重陽,每天送夫妻二人進(jìn)宮,傍晚再接回來。
余幸杜氏雖不需進(jìn)宮哭靈,家里阿冽、俊哥兒、興哥兒都要去的。何況,家里也有一攤子事要打理,別個不說,國喪期間,一應(yīng)人等都要著素衣,鮮亮顏色悉數(shù)都要收起來。再者,家下人也要管好,這個時候,萬不能出什么差子。
整整一個多月的國喪,何子衿都累的瘦了一圈,阿念更不必說,既傷感同母弟弟的過逝,他們這些大臣們事情也多,故而,阿念更為消瘦。何子衿都悄悄請了竇太醫(yī)給阿念診一診,開了幾劑滋補(bǔ)湯藥給阿念補(bǔ)身子。是的,自從竇大夫回了帝都,也就恢復(fù)了竇太醫(yī)的身份,不過,依舊是在朝云師傅府里當(dāng)差。
待得國喪結(jié)束,已是初夏時節(jié)。
朝廷的秩序一直非常有條不紊,阿念也順利的從皇子師升格為帝王師。
阿念一向本分,他與先帝的情分主要是因倆人性子都偏于溫和,并不肖似生母,故而,對同母兄弟有一份惦念。但,也就這一份惦念了。先帝離逝,阿念雖傷感,倒也不至于傷心。阿念的性子,向來是以自家為第一要任的,至于手里的差使,身上的官位,他做官時皆盡心盡力,清廉自持,算是好官。但,阿念從不會將官位置于家庭之上,可以說,阿念是個很顧家的人。
正是因他這性子,他對皇家事并不大關(guān)心。
只是,自先帝過逝,阿念并非自持他與先帝的血緣關(guān)系多嘴,實(shí)在是有些事,阿念就是旁觀者也很有些看不過眼,好在,他看不過眼也不與別人說,都是回家與子衿姐姐嘀咕。阿念近來的在宮里幫著治喪,參與了一些關(guān)于國喪時的禮儀規(guī)矩方面的指導(dǎo)建議,故而,對新君生母曹氏很有些意見。阿念道,“沒見過樣兒的,就是尋常百姓家,死了丈夫,做妻子的誰不在靈前守著。先時皇后娘娘做月子,起不得身,可皇后出了月子,還抱著小公主過來呢。她倒好,先時好端端的哭靈,皇后一來,她立刻稱病,硬說自己病的不輕。那夏青城夏太醫(yī),先時都給太宗皇帝治過病,仁宗皇帝在位時一直很信服他的醫(yī)術(shù),就是先帝病篤之時,服侍在畔的也是夏太醫(yī)。這位太醫(yī),性子直,一給曹妃診治,診出她沒病,就直接說了,曹妃臉上掛不住,便說夏太醫(yī)醫(yī)術(shù)不好,氣得夏太醫(yī)辭官走了。也就是陛下剛登基,每天哭的傷心,誰也不愿意拿這事叫陛下糟心。可這送先帝靈柩出宮入陵寢,誰不去送一送啊,韋相都私下給陛下提了醒,說曹妃不論如何都要露面兒的。結(jié)果,她又給摔著了。難怪先帝活著時就說她當(dāng)不得太后之位,這都辦的什么事兒!”叫阿念說,這就是個昏頭昏腦的東西。
何子衿便不解了,“怎么皇后出來哭靈,曹妃便病了?”她在誥命堆兒里,因誥命品階過低,都是在偏殿的偏殿的偏殿陪哭,至于消息真不如阿念這參加治喪小組的人清楚。
阿念嘆道,“這也是我猜的,這哭靈得有排位,先時皇后坐月子,曹妃身為陛下生母,自然是在妃嬪里排在第一個?;屎蟪隽嗽伦樱@是正經(jīng)的一國之母,先帝元配發(fā)妻,陛下嫡母,不要說現(xiàn)在還沒封曹妃做太后,就是以后曹妃做了太后與蘇太后并立,她于禮法上,亦要差蘇太后半頭的。我想著,這等沒見識婦人,約摸是不忿蘇皇后排她前頭吧?”
何子衿都覺著好笑了,道,“這不是無稽的想頭么?!本褪钱?dāng)年慈禧太后也要叫慈安太后一聲姐姐吧?這曹氏太后可不像有慈禧那份本事的人哪。
阿念搖頭,“國喪期間,韋相等人都顧及陛下顏面,這樣的事,睜只眼閉只眼罷了?!?
何子衿問,“太后娘娘沒說什么?”這里說的是謝太后。
阿念道,“太后娘娘正傷心先帝崩逝,哪里有空管這些個。”
阿念是煩死這位現(xiàn)在的曹賢妃,以后的曹太后了。
何子衿想了想,笑道,“你不過剛來帝都,你在宮里可能有什么消息來源呢,可這事兒,連你都曉得了,你說,除了我這樣實(shí)在排不上號的婦人女眷,還有人不知道嗎?”曹氏自然糊涂,可這事傳得人人皆知,也不正常。
阿念一拍腦門兒,道,“虧得姐姐提醒,我是當(dāng)局者迷了。”
何子衿道,“這事與咱家不相關(guān),便是有心人想傳,倘曹妃不是做出這樣的事,誰能無中生有,編排她呢?!闭f來是曹妃自己骨頭輕,便是生了當(dāng)朝新君,上前還有正經(jīng)國母皇后與正經(jīng)婆婆謝太后。你要真有本事把倆人干掉,你狂便狂了,如今兒子都指望人家輔佐呢。謝太后要與內(nèi)閣一并要理朝政,蘇太后倒不必理政,可蘇太后的叔祖蘇尚書亦是內(nèi)閣之人。這會兒就把人得罪個光,就憑你是新君他娘?
何子衿搖頭,再三叮囑阿念當(dāng)差必要小心。
其實(shí),阿念就是在家念叨一二,不然,他得憋悶死。不過,他煩歸煩,憋悶歸憋悶,人皇家之事可與他半點(diǎn)兒關(guān)系都沒有,先帝喪禮結(jié)束,皇室這一大家子,該升職的升職,如謝太后升為太皇太后,蘇皇后升為蘇太后,曹賢妃因是新君生母,也升為曹太后,之后,一應(yīng)先帝后妃升為太妃、太嬪,然后,就是皇親,諸公主長為長公主、長公主升為大長公主。再有就是曹太后母族賜公爵,不過,曹太后之父只得二等承恩公爵。蘇太后因是正經(jīng)嫡母太后,蘇太后之父升為一等承恩公爵,以示尊貴。
阿念對此的評價是,“倒還算有禮可依?!敝皇牵腊⒛钚南滤剂?,曹太后這種腦子不清楚的女人,做太后都可惜了的,也只配做個太妃罷了。
阿念也就是私下吐槽幾句,他對新君生母委實(shí)觀感平平。
何子衿說他,“在家說說就罷了,那些內(nèi)閣大臣,哪個不是渾身一萬個心眼兒。就拿這賜爵來說,曹太后再怎么掐尖兒要強(qiáng),也沒叫曹家逾越了蘇家去。要是曹太后聰明,就該老實(shí)些,她這位份,安安生生,一輩子榮華富貴。聽你說新君不是不孝順的人,她好了,娘家怎么會不好呢?!?
“她要有你這份通透,大家都得念佛?!卑⒛钐岬讲芴缶鸵獡u頭的。
好吧,自從阿念升為帝王師之一,何子衿聽到的皇家八卦就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