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何子衿對于柳太太的判斷遠遠沒有阿念敏銳,主要是,何子衿真的很少遇到柳太太這樣的,一一行無不合乎規(guī)矩,一舉一動都在詮釋禮法,何子衿覺著,哪怕自己女學里聘的掌規(guī)矩的嬤嬤,在這上頭也不一定比柳太太更出色了。
正因如此,何子衿初時便將柳太太看作刻板之人,從未想過柳太太這刻板行之下有心機。如阿念說的,先是周通判太太在外騎馬被柳太太說了兩句,她辦女學,柳太太那談中似也并不贊同。而在何子衿細心觀察下,除了她與周太太,那些曲意奉迎的低官階的太太奶奶們,只要拍柳太太馬屁的,柳太太便待她們格外和氣。這一發(fā)現(xiàn),委實令何子衿郁悶非常,自阿念做官,何子衿也時常應酬阿念同僚的太太奶奶們,上官太太也是見過的,對上官太太自是要客氣,態(tài)度也要恭敬一些,但也不是卑躬曲膝啊,畢竟,誰也不是你家奴才!
何子衿終于確定,柳太太這哪里是刻板啊,這完全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柳太太都這般了,就不知柳知府是何等嘴臉。
子衿姐姐生怕她家阿念吃虧,很是細心的觀察了阿念幾日,看他心情如何。阿念一向敏銳,笑道,“柳知府畢竟剛來,雖霸道一些,哪里還會真與我與周通判生隙。我看,柳知府柳太太,倒似一個白臉一個黑臉了?!?
“甭管什么臉,我們婦道人家說好就好,說惱就惱,都是有的。如果你這里要是受到為難,大概柳知府就真的是來者不善了?!焙巫玉频馈?
阿念道,“柳知府眼下只是事必躬親,較先時張知府無為而治,不可同日而語?!?
何子衿明白阿念的意思,前任張知府說白了不過是個擺設,當然,這樣說也不合適,但北昌府大小細務皆是余巡撫做主是事實,如先時的周通判、文同知,其實都是余巡撫的人。阿念這個何家的女婿,更是同余巡撫扯不開關系,何況,阿念能順利升任同知之位,一則是阿念自己做官用心,二則也與余巡撫的提攜分不開的。如今余巡撫致仕在即,柳知府剛到,就事必躬親,顯然是要把住知府大權的。
何子衿問,“田參政呢?”都說余巡撫致仕后,就是田參政接掌巡撫之位。田參政在北昌府也有些年頭了,難道會坐視柳知府坐大。
阿念道,“巡撫大人上了年紀,現(xiàn)在巡撫府的事,都是田參政幫著處置?!?
“那柳知府再如何事必躬親,到巡撫衙門怕也要跟田參政報備的。”
阿念道,“如今田參政還未正式接任巡撫之位,眼下到底還安穩(wěn),我看,待余巡撫致仕,他二人還有一爭呢?!?
何子衿就道,“這有什么好爭的,巡撫有巡撫的事,知府有知府的事,田參政于北昌府久矣,柳知府家族顯赫,兩相和平共處,豈不好?”
阿念笑,“哪里有姐姐說得這般容易?不說別個,先時咱們在沙河縣,剛去時誰又將你我放在眼里,便是商賈之家的太太,都敢私下笑話姐姐。待得后來馬閻二人獲罪,那些人,在姐姐面前又是何等恭敬。一縣猶如此,何況一府一州?再從公心而論,不論是貪鄙的,還是想為百姓辦點實事的,掌不了權,說句話誰肯聽呢?!?
何子衿知阿念這是大實話,不禁嘆道,“這也是,只盼兩位大人都是為了百姓好吧?!?
柳知府柳太太一來北昌府便有先聲奪人之態(tài),田參政自然也不是好相與的,以往有余太太在,田太太并不常設宴邀請各家太太,如今不同了,柳家一來,田太太也開了兩場賞花宴。
何子衿等人自然應邀赴宴,田太太是在北昌府最有名的荷花湖畔設宴,這也是北昌府有名的景點兒了,難得的是,這湖景致極佳,非但有碧波萬頃,荷葉亭亭,亦有漁夫于湖上捕魚以做營生,更可見白色水鳥不時飛掠水面,當然,此際最好的景致自然是這碧波之上的萬頃荷花,因此湖中荷花景致極美,當?shù)匕傩毡惴Q此湖為荷花湖。北昌府百姓多有在夏天到時過來賞一賞荷花美景的,今田太太于湖畔私宅設宴,雖是六月天,卻是無半分暑意,這也是北昌府獨有的氣候了,北昌府冬季冷而漫長,夏天則不似別的地方那般悶熱,如此室外設宴,極是得宜。不過,因有幾位年歲較大的太太奶奶的,田太太令在廊下圍了蜀錦,以免在風里吃酒身體不適。柳太太見這蜀錦便道,“太奢侈了?!眾A一筷子糖藕,柳太太道,“這樣的蜀錦,百兩銀子怕也買不到一匹,這樣的貴重物,尋常人穿都只怕沒銀子買,就用來給咱們擋風,實在太奢侈了?!闭f著,柳太太拂一拂自己的衣裙,笑道,“不瞞你們,怕我身上這衣裳,也沒這擋風的蜀錦精貴呢。”
田太太饒是多年歷練,也有些不自在了,不過,好在她也是多年官太太經驗,淡淡一笑道,“這是我思量不周了,以往只見老夫人設宴亦常如此,我便學了來。”
柳太太面色也有些僵了,她要掃一掃田太太的面子,卻并不準備掃余太太面子的,畢竟,余太太是巡撫太太,何況,余巡撫眼瞅就要致仕了,此次田太太設宴,余太太都借著年邁的由頭沒來。倘這般柳太太都要拿余太太作筏子,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畢竟,余巡雖將要致仕,到底還沒致仕呢。人家余太太根本沒參加花宴,你還要說人家,余家可不是吃素的啊。柳太太忙道,“老夫人出身名門,豈非我等可比?”
田太太微微一笑,“要說名門,我們這些人,哪個也不如柳太太的娘家衍圣公孔家的。聽說當年輔圣公主攝政之時,便是衍圣公上索古書千余冊,親自尋來千余能工巧匠,耗萬金織就兩件五色羽衣為輔圣公主賀壽。田太太娘家出身衍圣公門第,這樣的寶物都見識過,怪道一眼就認出這蜀錦呢。我想著,區(qū)區(qū)蜀錦,怕還不放在田太太眼中呢?!?
田太太果然是有備而來啊。何子衿輕抿盞中甜酒,心下不禁想到自己壓箱底的有兩件朝云師傅送的特耀眼特稀罕的衣裳,就因著太耀眼,何子衿因是小市民出身,慣是個藏富的,一直擱家里就沒穿過。此時聽田太太提及,何子衿決定,這衣裳就留著當傳家寶,再不能穿的。不過,說來,聽田太太說衍圣公府孔家舊事,便是何子衿也覺著,這孔家也挺會拍輔圣公主馬屁的啊!朝云師傅離開帝都多少年了,公主府多少奇珍異寶都未帶,倒是這兩件衣裳一直留在身邊,可見這兩件衣裳之不凡。
再者,衍圣公府這般有錢,柳太太這種處處節(jié)儉啥的,叫人聽來就有些作態(tài)了。的確是,你要是出身寒門,真沒銀子,穿得尋常些,倒也沒什么。就柳太太這里,娘家大富,硬說自己身上穿的衣裙不如擋風的蜀錦貴,這可真是……裝啊……
柳太太估計道學時間久了,面兒上很快恢復了古井無波,一幅正氣凜然之態(tài),道,“輔圣公主與國有功,孔家為輔圣公主賀壽,便是傾了家也情愿的。唉,只是,我等平日間一一行,皆被百姓們看在眼里的,不說百姓,便是下頭的官吏們,倘上頭人奢華無度,他們未免有樣學樣了。要說好衣裳,我也有幾件,只是我家老爺一府之長,便為以身作則計,也不好成天綾羅綢緞,珠環(huán)翠繞的?!闭f著,柳太太還點名了,“如江太太這般雅致,就很好啊。既不寒酸,亦不華麗,恰到好處。”
何子衿鬼精鬼精的,哪里肯叫柳太太當槍使,笑道,“您過獎了,我娘家出身尋常,不怕諸位笑話,我就是個暴發(fā),哪里懂什么雅致不雅致的?!?
田太太微微一笑,望向何子衿身上的輕紫衣裙,“江太太素來愛說笑的,說來,咱們幾個身上這衣裳,都不若江太太,江太太這裙子,瞧著尋常,卻是今年織造局貢上的新品?!碧锾锛沂枪苤椩炀值?,官職不高,委實肥差,田太太于衣料上的眼力是極佳的。現(xiàn)在北昌府榷場上最大的綢緞莊,就是田太太的生意。田太太有幾匹與何子衿這個料子相仿,但也只是相仿罷了。
周通判太太正坐何子衿身邊兒,傾過身子去瞧,道,“這上頭我不如田太太,說來江太太這衣裳,尋常要看,只看出好看來,要說好看在哪,我卻是說不上來的?!?
何子衿做過六年的縣尊太太,深知人不能太慫,你要是慫了,人人都覺你好欺。何子衿便輕描淡寫道,“我也不懂什么衣料子,長輩所賜,我又見正合時令,就裁了兩身衣裳穿了。倒不曉得是這般好料子,在這料子上頭,我們都不如田太太?!边@話頭便又轉到了田太太這里。
田太太笑,“自來是賣油的娘子水梳頭,懂不懂得,有的穿的才是福氣。說來,我們上了年歲,這樣鮮亮輕盈的料子,也就是江太太穿出來正好看?!本秃巫玉七@一身衣裳,田太太也不會拿捏她什么的,反是順著這話贊了何子衿一句。
何子衿笑道,“我這年輕的,也就剩個年輕了,我倒是羨慕諸位前輩,這樣的閱歷,才有這樣的睿智。今天就借田太太的美酒,我敬前輩們一杯,以后還得你們多指點我,多照顧我些?!闭f著舉杯,自己先喝了。
何子衿是剛來北昌府沒多久的,與諸人無甚利益紛爭,今柳太太、田太太都拿何子衿說事兒,何子衿也不是個好拿捏的。不然,就她那衣料,說是長輩所賜,可見這位江太太起碼是有個了不得的好長輩的。于是,紛紛給她這面子,大家一道喝了一盞。
杜提學太太道,“今日天氣晴好,只吃酒,未免乏味?!?
田太太已不再與柳太太做口舌之爭,笑道,“正叫了一班小戲,咱們好一道聽聽?!闭f著,大家吃酒聽戲則罷。
待得酒宴散去,何子衿與她娘沈氏同坐一車回家,沈氏在車上就說了,“我看,這柳太太與田太太似是不大和睦?!?
何恭屬于府學部門,最大的上司并不是柳知府,而是杜提學,故此,柳太太設宴,并未請沈氏。沈氏也就于柳太太這人知之不深,今日田太太設宴,沈氏在受邀之列,沈氏也就看出了一二。何子衿輕聲道,“還不是都說余大人之后田大人要上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