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娘會動心弄個烤鴨店,一則自己生了兒子,在婆家站住了腳跟;二則公公胡大老爺被罷了官回來,家中用度也有些緊張,三姑娘琢磨著,并不是家里就沒銀錢了,只是房頭多,孩子多,各有各的心思,都是為自己房頭考慮,官中用度自然就緊巴了。尤其,各房頭都有積累,哪怕是他們大房,大老爺外放這些年,也未必沒有私房,可胡文是庶出,大房的私房能落到胡文三姑娘頭上有多少,三姑娘都不敢想。
不過,三姑娘也沒想著去盤算長房的私房,她自己有手有腳的,丈夫也是正經(jīng)過日子的人,當年三姑娘不是沒過過苦日子,那會兒央著族人來碧水縣投奔姑祖母何老娘時,哪里敢想有現(xiàn)在呢。三姑娘手里田地收益一年也有幾十兩銀子,再加上平日里積攢下來的,還有胡文的私房,兩人還是有些身家的,當然,這是跟外頭比,不能與胡家其他房頭比。主要是,胡文就是個窮的,好在他為人機伶,知道靠著祖父,幫著府里管些事情,他的私房都是自己有心攢下來的。三姑娘自己也不富,何家不是刻薄人家,養(yǎng)三姑娘一場,因三姑娘嫁的體面,何家把胡家給的聘禮盡陪送了她,連帶三姑娘這些年自己做活計掙下的銀錢,沈氏何老娘又貼補一些,陪嫁的三姑娘。只是,何家家境擺在這里,三姑娘的嫁妝依舊是沒法子與妯娌們相比的。
現(xiàn)實擺在眼前,三姑娘自然得想法子,她也不想掙什么大錢,也沒何子衿神神叨叨的本事,索性學著沈氏,開家鋪子,哪怕是家小鋪子,每月有些進項就成。
三姑娘拉著何子衿入伙,一則是這方子是何子衿的,她們姐妹情分好,所以更不能叫何子衿虧了;二則,拉上自己娘家人,省得婆家有話說。
三姑娘與丈夫商量著,胡文道,“這倒是便宜,不說別個,咱家以前就干過飯莊子,就是先時的□□傅有了年歲,回老家了。這要是飯莊子,別個往后放,先得廚藝好才行。飯菜燒得好壞,客人一嘗就知道?!?
三姑娘道,“我看子衿妹妹的烤鴨不算太麻煩,□□傅回老家了,他可有兒子徒弟的。”
“他家兒子是不學這個的,倒是有倆徒弟,不過都給趙家重金挖走了。”倒不是人家忘恩負義,是胡家這飯莊子歇業(yè),人家也得另謀生路,胡文道,“先時管著飯莊子的是咱們府上的馮管事,他是三太太的陪房,最是個滑溜的,其實飯莊子的煩難事都是他手下的李適辦的,明兒我問問李適,他自從莊子上回了府里,也不大如意,倒不若讓他給你跑跑腿?!?
三姑娘忙道,“就是個小鋪子,也不值當單叫個人為我跑腿?!?
“你還不知咱們府里的,吃閑飯的人不少。要我說,閑飯這會兒好吃,以后還不知怎么著呢。李適是個能干的,只是他老子娘不過是府里的粗使下人,沒個靠山,哪里輪得到他出頭兒。馮管事倒想把閨女說給他,馮姑娘心高,卻是不樂意,他也不愿意屈就府里的粗使丫環(huán),好在年歲還不大。我問問他去,他不樂意也就算了?!?
胡家因是碧水縣大戶,府中下人也多有些高人一等的感覺的,三姑娘道,“你與他說明白了,就是個小鋪子,怕是賺不了多少錢,斷不能跟以前咱家的飯莊子比的。”
胡文笑,“只管放心,丑話自然說在前頭。要我說,什么大的小的,大的也是從小的做起來的,看嬸子的醬菜鋪子,就知道這個理了。咱家也不指望發(fā)財,先試一試水罷了?!?
三姑娘抿嘴笑,“可不就是這個理。”
胡文沒空管鋪子的事,三姑娘也沒讓他管,家族都有規(guī)矩,未分家不可置私產(chǎn),當然,這是說的家中子弟,媳婦的私房是不算在內(nèi)的。故此,三姑娘讓胡文幫她找好人,就自己忙叨起來。
李適二十出頭,個子有些矮,面皮微黑,眼神明亮,模樣生得平凡無奇,不過,一說話就能感覺出,這是個實誠人。李適道,“我那會兒在飯莊里幫忙,先是在廚下做打雜的伙計,后來做外頭的伙計,幫著進貨,記賬,雜務(wù)什么的,都干過。奶奶的事,四爺已經(jīng)與我說過了。我現(xiàn)在在府里也沒什么事做,奶奶有什么要跑跑顛顛兒的,只管吩咐我?!?
三姑娘道,“我也是剛起這念頭,既然你知道飯莊子的事,我這想著,先開個小鋪子,除了秘方,什么都沒預備呢?!?
李適笑,“有了秘方,余下的都好預備。奶奶看,是先找做生意的鋪子,還是怎么著?”
三姑娘干脆道,“你與我過去一道商量商量。”
李適原想著四少奶奶三姑娘不過是借娘家的名頭兒用私房開個鋪子,不想竟是真的與娘家妹妹合伙,李適對何小仙的名頭也是頗為敬仰的,見三姑娘要帶他一道去,自然歡喜的應(yīng)了。
因天氣漸暖,三姑娘抱著兒子過去與何子衿商議,何子衿看了看李適,點點頭,粉兒有神叨樣的來了句,“嗯,阿文哥的眼光果然是不錯的?!?
李適忙道,“不敢當仙姑的贊,都是我的本分,四奶奶和仙姑肯用我,我定用心做事?!?
何子衿笑,“李管事坐吧,咱們一道商量商量?!?
李適是胡家出來的,胡家規(guī)矩自然多的很,但看何家,仙姑叫他坐了,四少奶奶也沒意見,李適謝了座就坐下了。
何子衿先說了烤鴨,做法兒其實不難,何子衿這鄉(xiāng)下把式自己搗鼓幾回,味兒也不賴。但鴨子得是肥鴨才好吃,想做烤鴨鋪子,鴨從何來,碧水縣臨水,但河鴨烤出來的味兒其實不大好吃,如何子衿做烤鴨前必是買幾只鴨子擱籠子里增肥一個月再烤,那味兒才香呢。
李適道,“這做飯鋪子,別的好說,廚子得有合適的?!?
何子衿道,“周嬤嬤是會做的,只是她有了年歲,飯鋪子忒忙,她怕是不成?!?
三姑娘問李適,“李管事你可有合適的人推薦?”
李適道,“以前咱們飯莊子廚下有個幫廚的叫小六子的,忒是個機伶孩子,他很有幾分手藝,當初趙家是想連他一道挖過去的,只是小六子不樂意,現(xiàn)下他在城南開了個小飯館子,他手藝好,支撐起來卻是艱難,就光縣里的衙役大爺們也招待不起,他想著好關(guān)了鋪子回老家。要是奶奶和仙姑覺著合適,我找他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