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婆子來了何家沒坐半刻鐘就匆匆告辭,沈氏讓翠兒瞧著做醬菜,自己出來問一句,“母親,姜婆子來咱家做什么?”
何老娘道,“個臭不要臉的,說要送咱丫頭去宮里享福?!?
沈氏嚇一跳,忙道,“這怎么成?咱子衿明年就跟阿念定親了?!痹僬f,她家小門小戶的,也從未想過叫閨女出人頭地,進(jìn)宮享福什么的。近幾年在閨女的洗腦下,沈氏也覺著趙家挺可疑的,就她知道的縣里好幾家通過趙家把閨女送宮里去的??墒?,這幾家也只是把閨女往趙家一送,趙家說入宮就是入宮了,卻沒什么憑證。這平日間,成親嫁人有婚書為證,就是做小做妾做丫頭的,也得有一紙憑證呢。這入宮做娘娘,能沒個憑證信物?
沈氏正著急呢,就聽何老娘道,“我已經(jīng)打發(fā)她走了。真?zhèn)€腦子有病,坑蒙拐騙到老娘頭上,也不出去打聽打聽!明兒就給咱丫頭跟阿念把親事定下來?!?
“也好。”
中午吃飯時阿念聽說此事,十分同意提前定親的事,半點(diǎn)兒不耽擱,午飯后就跑了趟朝云觀,找朝云道長卜算吉日,阿念同朝云道長請教,“皇上選妃子,肯定也有章程的吧?”就阿念自身想考功名,也得過五關(guān)斬六將,待中了進(jìn)士,才得以金殿一睹龍顏。在阿念這樣的讀書人眼里心里,皇家向來是神圣的,可是這幾年看趙家干的這事兒,怎么感覺皇宮似他老趙家后院兒呢,說送誰進(jìn)去就能送誰進(jìn)去?宮里到底是誰當(dāng)家???阿念都不明白了。
朝云道長坐在一張漆色軟榻上,膝上搭著條光澤柔潤的毛毯,雙手握著個漆色手爐,屋里有淡淡藥味兒,阿念問時,朝云道長只說在喝藥茶。朝云道長不急不徐道,“正常來說,本朝妃嬪多出自官宦之家。不過,偶然皇帝看哪個宮人順眼,臨幸后一般會賞個偏低的位子,譬如,采女、御女這種。而宮人,一般是選自民間,良家少女,十三歲到十八歲之間,一旦選入宮闈做宮人,家里會得到二三十兩賞銀,另外,苛捐雜稅減免一半。宮女服役到三十歲就可出宮,而且,宮女在宮內(nèi)也是有月銀的?!?
聞道捧來茶,阿念顧不得吃茶,隨手放在一畔海棠幾上,問朝云師傅,“那其他情況,像趙娘娘這樣的,屬于什么情況?咱碧水縣沒選過宮女,趙娘娘也不是做宮女進(jìn)的宮哪。”
朝云道長有些漫不經(jīng)心,“這還不簡單,像趙氏這樣的,應(yīng)該是地方大員所獻(xiàn)?!?
“地方大員向上獻(xiàn)媚,有沒有數(shù)目規(guī)定???”
“你以為地方大員是青樓龜公呢?!?
阿念聽此玩笑話,不知該如何接了,他,他以后也是要考功名的……見阿念有些窘,朝云道長不再說笑,轉(zhuǎn)而道,“今上不算昏庸,能主政一方的大臣肯定也都不是傻瓜,擱你手下的人隔三差五的給你送女人,你也會懷疑他的動機(jī)與品性。與人獻(xiàn)媚,重要的是,起碼所獻(xiàn)的必然得是美人。像西施那種,一個就夠。倘如東施,一個就多?;实塾植皇菦]見過世面的地主老財,隨便齊頭正臉的個女人就能打發(fā)?!?
阿念邊聽邊點(diǎn)頭,總結(jié)道,“也就是說,貴精不貴多?!?
朝云道長頜首,“汝子可教也?!?
阿念更擔(dān)心了,他搓著手道,“要不,我跟子衿姐姐先成親吧。”子衿姐姐非但生得好,心腸品性都好。誰比得上子衿姐姐啊,阿念覺著就是皇帝宮里的美人肯定也比不上他家子衿姐姐。
朝云道長倒是挺贊同,“前朝有些人家聽說皇帝選妃,不愿意女孩子入宮的人家,就會提前把女孩子許人。”
朝云道長給阿念卜了個吉日,就在下月,十一月二十二。
得了吉日,阿念并未多留,告辭下山去。
聞道見朝云道長皺眉,不由道,“要不,我令人盯著何師妹家些。”
朝云道長不掩厭惡,“趙家不過是只出頭鳥?!?
阿念回家的路上不忘給子衿姐姐買包零嘴兒,同子衿姐姐商量提前成親的事,子衿姐姐道,“先定親倒沒什么,就是成親的話,怎么也要等你十八才好?!?
“咱們先成親,圓房晚一些也無妨的?!闭f到成親,阿念耳朵紅紅。
子衿姐姐不可思議,“你還知道圓房?”阿念才多大啊!真早熟。
阿念耳朵都燒起來了,一著急,結(jié)巴起來,“土,土,土拔鼠都知道,我知道怎么啦?”
子衿姐姐嘿嘿一樂,露出賊賊的笑容,“你學(xué)識淵博,你才高八斗,成不成?”
阿念臉都跟著紅了,他深深的覺著自己受到了子衿姐姐的調(diào)戲。
好在,阿念秉承著“好男人就要厚臉皮”的原則,不管子衿姐姐怎么調(diào)戲,他只管問正事,“那個,你要沒意見,我就跟祖母去商量成親的事啦。商量定了,我就去找媒人,咱們請山長做媒人,如何?”嗯,還得準(zhǔn)備聘禮,三姐姐剛出月子得帶孩子,阿仁哥比他大不了幾歲,還是光棍,恐怕不知道聘禮要準(zhǔn)備哪些東西。阿山哥給姑姑打理醬菜鋪子,一向精明能干,章嫂子為人也很不錯,不如去跟章嫂子打聽打聽聘禮的事兒。
阿念一面思量著自己跟子衿姐姐的終身大事,把自己在街上買的糖霜紅果遞給子衿姐姐,道,“你在屋里吃零嘴吧,我先跟祖母商量。”商量親事的場合,子衿姐姐不好在場的。只要子衿姐姐不反對提前成親就好了,阿念抬腳去了何老娘的屋。
眼瞅著就要入冬的時節(jié),天涼,何老娘一向是早上陽光好時在院里曬著太陽做活,或者是看孫子,待下午溫度下降,就轉(zhuǎn)在屋里做活計。
何老娘正在跟沈氏說話,見阿念回來,何老娘問,“卜的如何了?”
阿念取出大紅帖子遞給何老娘,道,“朝云師傅寫在這上頭了,朝云師傅說下個月二十二就是極好的日子,比明年三月三還要好的吉日?!?
何老娘不識字,這些年,勉強(qiáng)認(rèn)得幾個,看一眼將帖子遞給媳婦,沈氏接了道,“早定下也好?!?
阿念耳朵又開始發(fā)燒,“青云師傅說,前朝皇帝選妃,有不愿意女孩兒做皇妃的人家,就會提前把女孩兒嫁出去。我想著,要不,我跟子衿姐姐也先成親?”
“成親哪?!”有點(diǎn)兒早吧?何老娘道,“你今年才十二,你子衿姐姐——”姨媽還沒駕到呢。
阿念臉也紅撲撲的了,道,“就是先簽婚書……別的事,以后……以后再說?!?
何老娘覺著自己需要考慮,道,“還是先說定親的事吧。定親也得找個媒人哪,德高望重的人才好?!?
阿念立刻道,“祖母,我想好了,請胡山長如何?”
胡家是碧水縣第一家族,胡山長又是主持書院的先生,以前做過官,還是何家的親家,的確再好不過。何老娘與沈氏均笑了,道,“可得跟胡山長提前說好,看他那日可有空閑?”
阿念道,“明日我親自過去跟山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