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西暖閣。虛歲已經(jīng)十七歲的萬歷天子朱翊鈞正急躁地在里頭走來走去,頗有一副困獸之怒的模樣。
沒轉(zhuǎn)幾圈,朱翊鈞就忍不住大聲問道:“務實怎么還沒來?陳矩辦的什么差!”
一眾小太監(jiān)嚇得連忙把頭再壓低一些,都磕到地上不敢動了——他們本來就跪著,根本沒敢起來過,這會兒腿都木了。
好在這時外頭傳來了消息,一名小宦官匆匆進來稟報:“皇爺,陳御馬領(lǐng)著小高先生來覲見了?!?
朱翊鈞立刻站定,大聲道:“快宣!”
不過這話也就是習慣性地一說,他一邊說著,一邊自己沖著門口就走了過去。
朱翊鈞走到門邊,正好碰見陳矩微微彎腰向高務實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高務實看起來是打算客氣一下,也正擺出一個“請”的虛引動作。
朱翊鈞大聲道:“別磨蹭了!務實,你受傷了沒有?”他說著,也沒什么皇帝風范,直接走了過去,拉過高務實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他看起來一切如常,很是松了口氣:“還好還好,總算沒有缺胳膊少腿的,要不然將來可麻煩得很。”
高務實知道朱翊鈞這話的意思是如果他殘疾了,將來要做官就很麻煩了——古人選官,尤其是文官,對于儀表的要求是很高的,雖然后世有俗話說,人丑就要多讀書,但在古代,有時候光會讀書都不好使,還要長得好。
譬如吏部在選官的時候,上品首推國字臉,這種相貌威嚴正氣,最有官威;其次則是目字臉,這種臉型的人,五官最顯得風雅俊朗,有親和力;最差就是金字型,上小下大,比例不佳,不過由于當官可以戴上烏紗帽,倒也勉強能遮丑,至于更有其他歪瓜裂棗那就不提了,十有八九不能通過“面試”。唐時韓愈名聲顯赫,讀書也厲害,可惜考中了也沒當成官,原因居然就是長得丑,導致吏部每次選拔時一看他的長相就刷了下去,覺得他一看就不是個當官的相貌。
而殘疾那就更不用說了,除非是當了官之后因公殘疾的,有時候可能會被皇帝特許留任,如果是當官之前就殘疾,那一般就算是跟官場說再見了。
高務實心中有些感動,退開兩步就要行禮,朱翊鈞直接上去抓著他的手道:“好了好了,不要多禮了,堯娥、堯媖沒事吧?”
高務實這時候已經(jīng)知道之前兩位“姚小姐”根本就不是姓姚,而是朱翊鈞的兩個胞妹,都是李太后所生。她們倆玩了個文字游戲,因為二人一個叫朱堯娥,一個叫朱堯媖,當時又不肯透露身份,便自稱姓“姚”,算是通了個音。
所以高務實現(xiàn)在總算弄明白這兩位之前一直很奇怪的原因了。她們倆之前話里話外總有一種跟高務實很熟的感覺,但高務實卻連她們的聲音都沒聽過,反過來這兩位也沒有聽過高務實的聲音——實際上她們對高務實的“熟”,無非是聽朱翊鈞提得多,母后那邊偶爾也會提起,加上高務實一貫的紅包人脈,宮里的小太監(jiān)們對他印象也好,提到他的時候基本上全是好話,因此在兩位公主心目中,高務實整體來說還是個不錯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