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天子寢宮,自成祖始,大明的歷代皇帝均住在此處。
皇帝抱恙,自然不會去正殿,而是去了西暖閣。
所謂暖閣,就是和大屋子隔開的小房間。它不是宮殿名稱,比如養(yǎng)心殿、坤寧宮、乾清宮都有東、西暖閣。
乾清宮的西暖閣平時是皇帝召見大臣的地方,而今天隆慶卻把太子帶來此處,顯然意味著他今天要對太子說的話,不僅僅是父子之間的話。
最先進去的人除了皇帝,就是兩位太醫(yī),連太子都被暫時留在了暖閣之外等候。
之前皇帝和太子之間發(fā)生的那點事情,高務實因為先去了皇帝儀仗后面的太子儀仗處等候,所以并沒有看見,現(xiàn)在趁這個當口,便與太子緊急交流了一番。
聽朱翊鈞面有疑色地說了說剛才皇帝似乎有些情緒激動的情形,高務實敏感的發(fā)現(xiàn),隆慶的身體可能真的出了大麻煩。
剛才皇帝暈倒而又快速自醒,雖然在外人看來很可能只是個意外,畢竟“黑眼暈”這種事很多人都有,也許皇帝只是比一般人嚴重一點唄,那也不算什么大事。
但高務實畢竟知道歷史上的隆慶就死在半年多以后,按照正常情況推斷,他既然不是暴斃,那么在現(xiàn)在這個“半年之前”的時候,他的身體的確應該已經(jīng)快要進入油盡燈枯的地步了。
這種事,皇帝自己既然秘而不宣,作為外人的高務實當然拿不到什么確切的證據(jù),只能通過一些蛛絲馬跡來推測。
這些蛛絲馬跡,或許單獨來看的時候什么都證明不了,但只要聯(lián)系起來看,它們之間能夠互相映證,那就八九不離十了。
皇帝身體欠佳是肯定的,問題只在于嚴重程度。那么對于這件事的蛛絲馬跡,要從哪里找呢?
首先,內(nèi)宦們的神情。剛才高拱問話的時候,高務實有留心三位大太監(jiān)的神情:孟沖一臉驚懼、手足無措,可見并不知情;馮保面色悲凄,但不敢與人對視,高務實判斷,他可能心中有事,又怕流露出來,所以用悲色掩蓋;陳洪目光閃躲,欲又止,可能是知道點什么,但卻不想說,或者不敢說。
高務實心中一怒:孟沖啊孟沖,你可真是個廢物!三大內(nèi)相,你的兩個副手都知道情況,偏偏你這個掌印毫不知情,要你何用!
這一刻,高務實甚至想起了大同的那位黃鎮(zhèn)守,人家雖然遠不如你孟沖混得如意,可卻是個極有眼力價的人,做事妥帖,做人地道。
高務實心里轉過一個念頭:陳矩雖然正在悄悄地幫自己辦事,但他雖然已經(jīng)調(diào)來太子身邊,可是資歷總嫌不夠——至少明年“出大事”的那會兒肯定還不夠,要想一步登天執(zhí)掌司禮監(jiān),未免有拔苗助長的嫌疑。要不……想法子把黃孟宇調(diào)回京,塞進司禮監(jiān),等著明年“不忍之變”的時候,把他推上去?
這個想法一出現(xiàn),就有些止不住,高務實決定今晚回去就和三伯、老師好好議一議。
除了內(nèi)宦之外,還要關注的一方面蛛絲馬跡,就是太醫(yī)們的神色。雖然今天之前答話的那位老太醫(yī)一看就是人精,但也不是就不能分析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