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題者,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點破題目之要義。這道題的要義是什么?其實就是句》里說:“人君以德為外,以財為內,則是爭斗其民,而施之以劫奪之教也?!贝笾乱馑际堑铝耍^“起講”是也。這一次,高務實略微思索了一下,倒不是意思不好表達,而是需要琢磨一下語句。
不多時,他提筆寫道:
“且平天下者,而權夫多寡有無之數(shù),宜非王事之本務也。不知生民有托命之處,無以給其欲則爭。兩間有不盡之藏,無以乘其機則敝。惟不私一己而以絜矩之意行其間,所為導利而布之上下者,誠非智取術馭者之所能幾也?!?
眾所周知,八股文要“代圣人立”,這一段起講,高務實便是根據(jù)上面朱熹的意思來表述,寫完之后又看了看,覺得沒問題,尤其是“不知生民有托命之處,無以給其欲則爭”這一句里的“爭”字,完美契合朱熹的觀點。
“吾為平天下者生財:”這叫入題,開始準備講道理了——講大道理。
下面要開始起二股,這需要工整對仗,越發(fā)需要雕琢文字,高務實沒有直接寫,而是先打了一下草稿,對照著又改了兩遍,調整了個別用字,這才寫下:
“財本無不生也,財一日而不生,則萬物之氣立耗,而生人即無以自全,知其本無不生,而長養(yǎng)收藏,可以觀陰陽之聚。
財亦非自生也,財一日而不生,則萬物之精易散,而大君于是乎無權。知其不可不生,而盈虛衰旺,可以調人事之平。”
高務實上句所說,其實意思很簡單:財這種東西,必須要有,至于扯到萬物、陰陽之類,乃是拔高,當然也必須拔高,儒家文章一貫如此嘛。
下句就務實多了,說財也不是自己生的,君王以治理天下財而得權,用財富來平衡天下萬民。
這其實也算是徹底表明文章觀點:理財,是為天下計。
那么下一句出題也就好寫了,呼應一下:
“生財固有大道焉!”
生財確實是有大道蘊含其中呀!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