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高務實這樣的貴客,對于出身一般,在師相門下混得更一般的梁梧梁縣尊而,當然不能隨便找家客棧就打發(fā)了。
本來,他是打算把縣衙后院讓出來給高務實住的,反正他梁縣尊只有一妻一妾在身邊,兩個兒子年紀還小,剛剛開蒙,都在老家念書,讓出后院也不算麻煩。但是高務實說什么都不肯,最后沒法子,只好由梁縣尊親自出面,借了安肅最大的鄉(xiāng)紳鄭家的一所別院讓高務實臨時對付一夜。
安肅雖然不算起眼的上縣大縣,但鄭氏家族可不尋常,自元朝時就有名將,威震一方,為官者始自鄭慶。明、清《安肅縣志》,民國初《徐水縣新志》有傳具載之。
鄭慶,元時遂州黑山人,有武略,善撫士卒,先守紫荊關,再戰(zhàn)滹水,破曹州,為遂州總管千戶。
其子鄭德隣以父蔭授遂州知州,后改任安州、完州、遼州、莫州知州,遷都漕運使,封宣武將軍。
二子鄭德佑,官至百戶。侄鄭德全,授招撫之職。孫鄭璋襲遂州知州。西黑山村東邊有鄭慶大墓,墓前列石人、石馬,立大碑一通,記述其豐功偉績,稱鄭慶豐碑,為安肅縣八景之一。
到鄭陽時,由黑山遷徙遂州定居,至鄭洛時又從遂州遷至安肅縣城內。
到了明朝,鄭氏家族更加興旺,官職顯赫,中進士者頗多。曾出三朝甲第、六世中丞——不過現在還只有五世,因為最后一位名叫鄭洛,現在還沒混到尚書級別。
鄭洛,字禹秀,安肅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除登州推官,征授御史。劾罷嚴嵩黨鄢懋卿、萬寀、萬虞龍。出為四川參議,遷山西參政——所以他現在正在王崇古麾下任職。
鄭家這樣的人家,當然早就得到梁梧的關照,知道高務實的身份——包括高務實與張四維之間的關系,所以他們知道王崇古理論上也是高務實的親戚長輩。
鄭家目前的家主鄭洛既然在王崇古麾下任職,高務實自家三伯更是當朝帝師次輔,他能來鄭家的別院休息一夜,鄭家焉能不歡迎?
當然,鄭家還知道梁縣尊為何要這么安排——我背后可是有人的,你看我這位師弟跟我多親切啊,我在師相門下,那也是很受重視的!
地方官嘛,都知道自己治下的這種官宦世家底蘊足,得罪不起,但也不希望對方太不給自己面子。
不過鄭家這別院是在縣城里頭,又不是主宅,所以算不得很大,肯定安排不下兩百家丁,甚至安肅縣衙都安排不下這么多人,最后只能以小隊為單位去找客棧住下,而高珗則留下兩個小隊二十多人隨高務實入住鄭家別院。
晚飯自然還是梁縣尊宴請,不過卻也沒什么值得一提的事了,這次陪客的鄉(xiāng)紳也少了一些,但總還是算得上豐盛。可惜高務實意不在此,腦子里一會兒盤算到底徽州哪一縣最有可能要殺帥嘉謨滅口,一會兒盤算自己插手這件事到底合適不合適。
梁梧見他心不在焉,不敢多耽誤他的時間,用完餐就及時散了宴,親自帶人送高務實去鄭家別院休息。走的時候,趁高務實沒注意,還偷偷塞給高珗一個錦囊。
錦囊里當然不是妙計,而是十兩碎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