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少了沿途西域諸國的盤剝,每一項貨物的獲利,至少能在本錢的三五倍!而每一趟所運出的貨物數(shù)量,至少能比層層轉(zhuǎn)運時多出倍數(shù)不止!
當然,如此的財源,不可能把西域諸國隔絕在外。商旅沿途需要補給點,斷然離不開沿途綠洲。漢家也愿意與西域諸國合作,把商路拓展繁榮。商路愈是繁榮,往來的商旅愈多,需要的商隊補給點乃至市鎮(zhèn)就更多,甚至有可能在舊的商路以外,開拓出新的商路。
由此一來,所有人俱得其利。
不過,漢家天威久不至玉門關外,難免有些膽大妄為的西域小國不肯合作,乃至覬覦眼前的利益,縱兵為患。那就需要朝廷以武力臨之,懲罰這些小國,特定情況下,不妨絕其國祚,另立新王。
誰來當這個新王,自然要看漫漫商途中,哪些部落恭順,哪些部落有用,那些部落心慕漢化。新王繼位,少不了漢家朝廷在后頭為之撐腰;而新王則更需遵循漢家的要求,為漢家的西域長史府,乃至漢家朝廷的利益出力。
當經(jīng)濟利益和政治利益捆綁到一起,西域就再也不是可被放棄的一塊,而成了漢家朝廷必須掌控的重要支柱。
考慮到?jīng)鲋萁咏饔?,諳熟漢胡間事,這方面的巨大權柄,這方面的無數(shù)高官顯職,幾乎天然地必將掌握在涼州士人的手中。
有了這一塊的發(fā)權,涼州人也就能從此逆轉(zhuǎn)在漢家朝廷長期被忽視、被歧視的狀態(tài),涼州人能夠堂堂正正地成為漢家朝廷中的主流!
這個巨大的計劃,已經(jīng)籌劃了將近半年,雖然尚未經(jīng)過朝議,但江東能探聽到消息,可見已是半公開的了。
待到此番諸葛瑾來訪,代表江東方面承諾,當以有力手段吸引曹魏的注意力,以保證朝廷無兩面作戰(zhàn)之虞,相關的工作當即再度加速。
此時此刻的這場會議,丞相諸葛亮在場,代表了中樞的決心;
車騎將軍、持節(jié)督雍、涼二州諸軍事張飛在場,代表了武力上的保障;
楊阜等涼州籍的官員在場,代表了涼州與中樞攜手合作的誠意;
最后還有姜維這個年輕人在場。
姜維是皇帝的侍從,此前因功被擢為虎賁中郎。他又是涼州地方大姓姜氏的杰出子弟,父親姜冏現(xiàn)為車騎將軍參軍、漢陽太守,伯父姜敘則任右護軍、撫夷將軍。
姜維隨同張飛行動,則涼州地方勢力必然聞風而動。
既然萬事俱備,這件大事,已如箭在弦上,克期必發(fā)!
許多人看著巨大的輿圖,仿佛那輿圖上的筆劃,就在眼前慢慢化作了真實的河流、山川、大漠、城池,仿佛自己即將持漢家符節(jié),將蒼茫絕域,踏作通途!
當下眾人以諸葛亮為首,紛紛起身站到輿圖之前,開始進行細節(jié)上的籌劃。
一場會議直接延續(xù)到了晚間,張飛留眾人在府中用飯。他一向不愛繁文縟節(jié),直接就讓仆役們端來酒肉,大家在議事廳上吃喝。
席上諸葛亮忽然想起一事,笑著向姜維招手。
姜維是個殷勤的性子。他連忙拋下筷箸,從一行大員的身后繞到諸葛亮身邊,躬身行禮:“丞相,何事吩咐?”
諸葛亮也不叫他起身,只繼續(xù)笑著,上上下下打量姜維,看得姜維簡直有些不自在。
打量了好一會兒,大概愈看愈是喜歡。于是他拉著姜維的手臂,讓姜維靠近說話:“咳咳,伯約啊,不知你可曾婚配?”(未完待續(xù))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