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的原因,自然過去的兩年間,曹操諸子各掌重權(quán),全都有意于嗣子的地位,于是彼此爭競不斷,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曹氏政權(quán)范圍內(nèi)暗潮洶涌,境外的敵手更日夜盯著,都覺得這是可乘之機。
次要的原因,則是曹丕舉措失當(dāng)。
此番曹操有意渲染自己病重的消息,讓身在長安的曹丕配合行事。曹丕與親信商議過后,選擇揮軍東向,留下閻行督領(lǐng)侯選、程銀、張橫、馬玩等人留守長安。本來此舉造成的影響,應(yīng)當(dāng)與曹彰在雒陽的所作所為類似,無非誘出幾個跳梁小丑。然而,局勢卻迅速失控,迅速敗壞到了曹丕根本沒法維持,而迫使曹操親自起兵來援的程度。
曹丕再度跪在了地上。
好在周邊除了許褚以外并無他人,否則到了明日,又不知要傳出多少閑碎語。
“心里明白就好,別跪了,別跪了。子建至少還能好好說話,你動不動跪倒,算什么事?徒然使人看著心煩?!辈懿賴@了口氣:“我說了,這不怪你!”
“當(dāng)年袁紹使三子分據(jù)各州,沮授諫曰,世稱萬人逐兔,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賢,德均則卜,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敗之誡,下思逐兔分定之義。若其不改,禍?zhǔn)即艘?。而袁紹回答說,吾欲令諸子各據(jù)一州,以視其能。后來袁紹病亡,諸子彼此紛爭不休,一一敗死于我手。故而天下人多有非議袁紹此舉者。也正因為有袁紹的前車之鑒,我近年來使你和子建、子文各執(zhí)重權(quán),也有許多人上書苦諫,力陳不可。但我要偏偏力排眾議而行……”
曹操喘了幾口氣,大聲喝道:“不是因為我年老昏聵!我有我的道理!”
“請父親教誨?!?
“我戎馬半生,數(shù)十年鏖戰(zhàn),討黃巾、破董卓、伐徐州、敗袁術(shù)、斬呂布、定河北,遂席卷天下大半,漸成霸業(yè)。這份霸業(yè)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地步,也再沒有逡巡退讓的余地,非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才行。然而,想要掌天下之權(quán),也就要受天下之惡、天下之謗,被無數(shù)人口誅筆伐。而我則令群下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大力提拔那些能夠看清局勢的聰明人……這樣的人,你和子建身邊,也都招攬了不少。但這些人,當(dāng)真都可信么?忠誠么?”
曹丕稍稍思忖,答道:“我聽說,忠于治世易,忠于濁世難。以當(dāng)前局勢來看,主從之間,既有表面上的合作,也有暗中的角力,無非主強臣弱,主弱臣強?!?
“說的好!”曹操拍打著墻基,贊了一句。
“亂世之中,能夠赤忱事君的人,終究是少數(shù)。為人主者最值得依靠的,只有自己。為人主者,要比老虎更兇狠,比狐貍更狡詐,比毒蛇更狠毒!而不是什么孝悌仁厚、文采風(fēng)流,更不是什么驍勇善戰(zhàn)!”
三個詞,將三個兒子對外展示的優(yōu)點全都罵過了,不偏不倚。
關(guān)中動蕩,曹丕難辭其咎。這幾日里,曹丕常常因此而憂慮,甚至?xí)胍估飰粢姼赣H責(zé)罰,魂不附體地驚醒。今日曹操兵至雒陽,火急召他前來,曹丕心中的焦慮和恐懼,更是超乎常人想象。
此刻聽到第一個詞的時候,曹丕心頭一緊,幾乎透不過氣;隨即聽到第二個、第三個詞,他才稍稍放松下來。顯然父親還沒有最后決斷,或許要等到魏公封王、冊立世子的時候,這一場激烈的內(nèi)部斗爭才能結(jié)束。